听完陈蕾老师共读的《抢权与挑人的艺术》,我反思了近期复习课上频繁使用抢权和挑人的艺术,有一些地方还是比较契合的。
疫情复学后,学生们都不太习惯在课堂上思考,在课堂上记忆,在课堂上互动。以往很多复习课,基本都是老师再次串讲课文,讲评练习和小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迫意识,没有真正听进去,记忆的大闸紧紧关闭。小测改完往往老师又暴跳如雷。
这次,在这次课堂上,我给自已定了一个规定,就是每节课,我要少讲,让学生多讲,而本班的学生相对内敛,所以,我要多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如果使用了抢权,就可以在后续挑人的环节选择放弃。
在讲评练习时,我时常会交替使用抢权和挑人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更有参与感,当然也有紧张感,这样会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提高复习效率。有时是请学生默写、背诵,有时是请学生讲评阐述理由。感受最深的是在一些选择题的讲评上。以前,讲评选择题,只是问你们选什么,然后,往往听到最大声的回答是对的,就当作他们都会了,就不继续讲评了。如果最大声的回答是错的,就讲评。这里,最大声的回答,有时是代表个人,有时是代表许多人,但没有数据,我就只是这样应对了。但这次,我先做了即问即答,根据产生的数据再作决策。再有后续的挑人,抢权,小组讨论,二次作答等。明显感觉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更活跃,收获也更多了。
教学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有源头活水,作出改变,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