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唐诗,读到黄山峭公送儿的那首《上馬诗》诗云:
駿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景即吾景,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親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显然,黄峭山公这首诗,是为勉励其众多的儿子去各地创业时,要把他乡当作自已的故乡,要把发展家族的事业,发揚光大,作为头等大事来作。而写下这首诗的。
记得,早些年,由扵离乡背井,常常喜欢读一些思念故乡的诗。其中有一首,是陈寅恪先生的,诗名是:《忆故居》现今依然记得,诗云:
渺渺钟声出远方,
依依林影万鴉藏。
一身負气成今日,
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河山迎胜利,
残余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
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先生,是抗日战争时期,流落客居成都的。在抗战胜利后,写下了这首:忆故居的诗。
而我也是客居异乡多年,到了如今这个年岁,归去吧,回到了那里,亦是多人不识;留下吧,儿子们却去了外地,在这儿也只好与老妻为伴,总覚得孤单。扵是常常背诵以上两首诗,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尤其喜欢那:
“久住他乡即故乡”,和“且认他乡即故乡”两句。两句诗,分别两字不相同,而黄诗`那句是勉励儿子们主动的去热爱住久了的异乡,而陈诗的这句是被动地,唅有无可奈何的情绪。
而如今的我,心里却包唅着黄诗和陈诗的两种心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