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王维郑虔之九:风雨亦来过(2)
第三,砥砺切磋艺术创作。
除了组团蹭饭,陪侍游赏,更多的时候,是杜甫眼巴巴地望着老郑的钱袋。
什么时候是郑虔发薪水的日子,老杜肯定比郑虔记得清楚,老杜跑郑虔家里蹭饭的时候肯定很多。但老杜找郑虔蹭饭,更自在,更随意,可能也更有滋味,讨论的话题可能也更单纯。
还珠楼主(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的作家李寿民的笔名)的绝笔之作《杜甫传》演绎了一个细节,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杜甫正和郑虔谈得高兴,忽然脑后凉风,回头一看,才知纸窗越破越多,大股凉风往里直钻,一片片的败纸被风吹得乱响,纷纷如叶。那盏油灯更是光焰摇摇,似灭还明,照得矮墙上两个巨人影子也在乱晃,忙道:“郑兄你……来,先把这窗用纸补好……”
郑虔道:“……好在那边木架上还有几张画,可以顶用……”
杜甫忙把郑虔拉住道:“你那几张画……不是多历名山大川、胸藏丘壑、笔染烟云的人决画不出来。此是你的心血所萃,如何用来糊窗呢?”
郑虔微笑道:“反正无人识货……”
杜甫知他任性,劝未必听,忙去屋角……把……几张画寻出,抖去上面尘沙,匆匆卷起,藏向一旁。忽然发现还有一卷素绢,吃风一吹,微微露出一角画来。用掸帚轻轻一掸;竟是一幅《终南春霁图》,整个被埋在尘沙堆里。连忙拿起……就着重明的灯光一看,那画一面是平林远帕,绿柳含烟,春云自舒,岚光如染。一面是奇峰刺天,危崖映日,红紫万状,涧谷幽深。端的气韵生动,光彩照人,意境空灵,清标遭上。不是穷探终南崖壑峰峦之胜,与多识宇宙风云月露之奇者,怎会画得出来!画上还题了几首诗,一面在流连风景,赞美山河,一面在因物咏叹,自吐幽怀。字又是刚劲圆融,简远萧散,含势欲飞,出入钟王(钟繇、王羲之)之间而自成一格。越看越爱,也越替他抱屈。心想:“这样多才多艺的人,竟会落拓长安,一寒至此,哪还有理可讲!我也是多年流转,依旧青衫。将来……”
心念才起,只见郑虔走进……不禁笑道:“我正打算劝你手下留情,莫使妙笔丹青也随我辈遭此风尘之厄……”
此书虽然是小说家言,但写杜甫郑虔两人患难与共惺惺相惜的情景,让人真觉得刻骨铭心。这也从一个方面表现了二人艺术活动的交流。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子美自负其诗,郑虔妻病虐,过之,云:当诵予诗,虐鬼自避。”
这段记载绝对是二人之间的戏谑之言,但却可看到他们相濡以沫、肝胆相照的情谊。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恐怕也是一种艺术功能的探索吧?
就这样的患难与共的日子,安禄山也不想让他们持续下去。
安禄山攻下长安,又被赶出长安。杜甫离开长安,又回到了长安。郑虔比他们两个的经历都要复杂,他被关进了监狱,又放出了监狱,然后被赶出了长安,就再也回不到长安。
杜甫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的诗,预告了他们的交往已成绝响,也为他们的交往,划上了一个凄惨的句号: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