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阐述三个关键词
☉ 无论什么内容,用一分钟概括其精髓
聪明人都有一个特征——擅长输出。换言之,聪明人概括能力强,擅长阐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文字或者某种行为传达给他人,是一种基本的日常输出。比如你昨天看了一场电影或者读了一本书,你会如何讲给朋友听呢?聪明人可以简明易懂、风趣幽默地阐述一
番。一个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输出能力,即选出三个核心关键词,围绕它们用一分钟时间进行阐述的习惯,也可称为“阐述技巧”。
具体来说,每个关键词的描述时间为15秒,相当于一则电视广告的时间。如果将整个描述分为四个电视广告来看,前三个广告分别用来描述三个关键词,第四个广告用来阐述结论。这样一来,一分钟便可简明扼要地概括整体内容。
只要学会这种方法,无论多么复杂的内容,都可用一分钟概括。
☉ 计时练习法
在大学的教师培训课上,每逢新生入学,我都会让他们练习“一分钟阐述法”,让他们亲身感知15秒这个时间概念。起初,几乎所有学生的阐述都不及15秒。
其实,15秒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长,换言之,15秒足以传达很多信息。针对一个话题,我们只需抓住三个关键词,计时15秒对每个关键词进行阐述,总计时一分钟对整体进行概括,便可大幅度提高输出能力。自己的输出能力提高,也意味着节省了对方的时间。
必要的输入应尽量输出
☉ 很多人过度输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输入与输出的比例约为9:1。甚至有些人会一味地输入,几乎不输出。也就是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过度输入。然而,沉溺于过度输入信息会导致大脑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无法正常运转,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输出。比如,写论文或报告时,一味地输入信息,再花时间整理这些信息……如此一来,不仅给大脑极大的压力,无法正常地完成任务,还会浪费很多时间。聪明人会用倒推法思考要输出的内容,从而选择所需信息进行输入。
例如,写论文(输出)要验证某个假说时,先思考需要调查什么,然后从庞大的数据中精准地挑选出要调查的内容。如此一来,你会发现,其实你只需原先十分之一的时间便可搞定。比起原先的毫无目的,这种方法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还能节省不少精力。
学会摒除不必要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输入时的专注力和速度。
☉ 输入量和输出量最好持平
聪明人不浪费输入,就像捕回来的鱼要全部吃完一样,我们要尽量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对等。
换言之就是——将输入进来的东西尽可能地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