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电视和媒体,以娱乐的方式让人类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或许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娱乐时代的龙卷风确是来势汹汹,它吹啊吹的并没有使骄傲放纵,转身为拉大文化与娱乐之间的鸿沟作出巨大贡献,一日一日,孜孜不倦。
同时扶摇直上,借势而生的流行趋势让人措手不及,如网红,直播,这一批一批风起云涌的经济和文化新形态让人应接不暇,强烈的视觉图像的冲击,迅速占领我们的脑海。举个例子,现在当我们说起某个事物,第一反应是出现相对应的图像而非思维导图,更不要说文字影射。记不清过去的十几年,在没有娱乐称霸的天下是怎样,我们的生活是怎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经历大开大合的转型期之后,现在以图像领导的亚娱乐时代让人陷入混沌和迷思,呈现信息众多,价值稀缺的态势。“无能,荒唐,危险,荒诞”,这几个词形容之下的批判意味也许过重,但是我们对繁芜信息的无能为力和失去辨别力,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搜索信息或者信息的主动爆炸,都有不问出处的特点,我们不在关注这些信息从哪儿来,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对我有用,能否给我启发,只是被动或者简单的接受,浏览,遗忘。
我们很难在这场战役中获胜,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是的,此刻的问题不在于敌人多么伪善或者高明,还是我们的粗糙和不自知。
思想表达的方式会影响思想的内容。就拿文字和口语相比,文字与生俱来的更具真实性、权威性和长久性的特点,更不要拿图像和娱乐来pk,当然,娱乐使人轻松愉悦,有种种好处,但问题是它赋予自己的过高使命感,承担重要文化载体的这回事儿,是站不住脚的。
而阅读,能促进理性思维,加强知识分析管理、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一点,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是在阅读时边思考边体验边代入,带着眼睛和手,用心和脑子的阅读者才具备的且不断积累的能力。
尤其是作者提到的“信息--行动比”,过去的信息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今信息的价值取决于是否新奇有趣,不要说行动力了,更有甚者,为了让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当我们追求信息的趣味性,便忽略了蕴含其中的自带复杂连贯的属性,从而我们感到时间破碎,注意力割裂,无聊琐碎,无能为力。当电视的屏幕源源不断提供新的内容,我们的情感得到满足,就连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迎合大众的产物。
老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理,只要把观点代入我们的生活,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反推这句话的合理性即可,所以当我看到此书的观点也进行反思和自我检讨:
的确,我看剧的时间莫名增多了,而且这种时间的被剥夺感是完完全全的被动;其次,当我阅读文字,更是有种心浮气躁的心理,看完这么一本社会学类科普读物,也是断断续续花了大力气,包括写这篇书评,下了三次的决心。思考变得愈发费力,娱乐则唾手可得,当我们习惯娱乐,就相当于按下了思想的暂停键,拱手让娱乐控制我们的思想。而此刻,对面的敌人带着笑,让我们感觉不到痛苦,在愉快的体验下一点一点把我们变成头脑简单的动物。
我们将毁灭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就是娱乐至死的意义所在。
娱乐至,死。
娱乐,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