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竟写出了这么多错!|墨客书院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三个最经典的摹本,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之手。

其中,冯承素所临摹的神龙本被公认为最好、最接近王羲之真迹。冯承素采用的是双钩填墨法,临摹得极仔细,为我们了解王羲之真迹的书写状态留下了一些线索。通过神龙本,我们可以看见,即使书圣笔下,在自然的书写状态下,也会出现“瑕疵”。

一、破锋。

笔毫似乎分了岔,导致笔画中间出现细长的空白线,比如下图“同”的左边一竖、“觞”(觴)左边的“角”、“岁”(歲)上面的“山”(其实王羲之写的不是“歲”,而是它的异体字,能看出区别吗):

二、断笔。

也就是笔画不连贯,出现中断,比如“可”的一横、“足”的一捺、“揽”(攬)字里的“臣”(王羲之其实对“攬”进行了部分简化):

三、贼毫 

指个别笔毫不听指挥,四处游走,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下面这个“暂”。其右上角的“斤”的第一撇出现了分岔,右下角的“足”的右侧干脆出现了“毛边”,这些都是贼毫的效果——话说标准的繁体字应该是“暫”,书圣又写了异体字。

当然啦,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瑕疵,应该算是“特效”。存世所有《兰亭序》摹本当中,冯承素保留的特效最多,自然最接近真迹。为什么只有他做到了?

唐朝人制作摹本常常使用双钩填廓法,也就是在原作表面覆盖一张半透明的纸,先勾出笔划的轮廓,再把空白处填满。这种方法的还原度很高,但笔划中的尖锐之处(比如钩和提)往往缺乏棱角,贼毫之类的细节也很难表现出来。

所以冯承素采用半临半摹的方法,有时双钩填廓,有时直接手写!这样做当然最能保留原作的手写意味,但恐怕只有那些书法造诣直追王羲之的人,才有胆量、有能力这么做吧!

冯承素摹本最精绝的地方,在于他充分保留了王羲之的修改痕迹:

“于(於)今所欣”改为“向之所欣”


“是(或者足)可悲也”改为“悲夫”


“岂不哀哉”改为“岂不痛哉”


“外寄所托”改为“囙寄所托”,囙是因的异体字


“有感于斯作”改为“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使用的毛笔跟现在不太一样,笔芯是硬毛,外围是软毛,写起来比较硬,常有几根笔毫不听指挥,而且在雅集时即兴作书,于是就出现了这些“瑕疵”。

最精彩的一处修改痕迹还要数下面这个:

王羲之最初写的是“一揽昔人兴感之由”(一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思考再三后在“一”上多添几笔,改成了“每”,变成“每揽昔人兴感之由”(每当我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

冯承素不仅使用浓淡不同的墨色保留了“每”的修改痕迹,而且遵循了原作的字间距:由于字型较扁的“一”改成了字型较长的“每”,所以“每”与“哉”“揽”二字的间距明显变小。我们看下面这幅图会更清楚:

右边“哉一揽”三字的间距与左边“合一契”三字的间距原本是一样,由于“一”改成了“每”,所以“哉每揽”三字立刻挤到了一起。如此绝妙的修改痕迹在其他摹本中都没有体现!

除字间距外,冯承素对行间距的把握也极为精彩。通览全文,你会发现文稿开头部分行距宽松,结尾部分却比较拥挤:

上两幅图分别是文章首尾部分的截图,图片宽度完全一样。文首部分有五行字,文末的密度却增加到六行半。是冯承素临摹到最后发现没纸了吗?当然不是。当代书画鉴定家启功认为,这很可能反映了原作的行间距变化,真正没纸的是王羲之!这种行间距的变化同样没有出现在其他绝大多数摹本上!

有关冯承素的史料记载很少,因为他没有做过大官,充其量也就是个负责文书工作的小京官。但他的书法造诣和临摹技巧必定非常了得,因为史料明确记载说,唐太宗曾用他临摹的王羲之作品赏赐王公大臣。

时至今日,冯承素没有留下一件属于他个人风格的书法作品。事实上,《兰亭序》上也没有他的签名和印章,我们只是根据明朝人的鉴定意见,将人世间最优秀、最珍贵的《兰亭序》摹本归在他的名下。

不过,读到此处的你一定感觉到了:这件最优秀、最珍贵的摹本出自谁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最大限度保留了《兰亭序》真迹的特点,所以无论归在谁的名下,都无损它本身的价值。而我们还能亲眼目睹其风采,已是无比幸运!

书圣笔下不仅有“瑕疵”,还有真正的错别字,比如“和”的右边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曰”。王羲之定是喝多了,而冯承素又极其忠实原作,连作品中的错误也依样临摹了下来。

注:图文转自网络,版权属原创者!

墨客倾情奉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话说,字如其人,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 现代社会,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不是必需品,电脑用得太多,提笔忘字成为常态。即使...
    周万亮阅读 1,265评论 0 2
  • 不知道是不是趋势变了,还是人心变了,人们不在有时间去关注哪些大篇幅的文章,整日拿着手机耍短片,所以媒体用另一种方式...
    漠颜渲阅读 513评论 0 0
  • 雨,滴落下来的时候 我把手伸到窗外 攫住了一片梧桐叶 清晰地脉络,与枯涸 让我想起了你在上面写过的情诗 但我不得不...
    梅小言阅读 342评论 0 1
  • 以经济为中心,虽说刺激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当然让国家快速富起来并没有错,毕竟老百姓富了,国家才会稳...
    安定区张虎阅读 462评论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