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若木槿
我曾说在我写作道路的前期对我影响较大的两位作家是巴金和梭罗,其实,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在各种课堂上对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作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接触。这两位作家之所以在我写作道路上有较大的影响,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我接触到他们之初,便对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产生了认同感,并且有继续了解下去的兴趣。
梭罗的书我只看过一本,是《瓦尔登湖》。说实话,我在看的时候对书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似懂非懂的,看完后很多东西我也复述不出来,但是它使我坚定了“人有无限可能”这一点,并且给了我不断探索,“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在看《瓦尔登湖》之前,给我指出一盏“真诚”的明灯的,是巴金,尽管在那之前我只读过他的曹禺改编版的话剧《家》。
当代文学史课堂上老师介绍巴金的《随想录》时,关键字便是“真诚”,并且告诉我们这套用“真诚”写出的书在文坛上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向来喜爱并相信我的当代文学史老师,我真正走上自己的写作道路也不乏她的循循善诱,于是我把“真诚”二字铭记于心,开始了我反复而纠结的写作道路。
我不知道我给我的读者们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只是隐约感觉到自我开始了“不断反复”的这样一个阶段,进入一个我自己都一言难尽的纠结时期后,大家对我一些较为“叛逆”和“偏执”的文章开始保持沉默,因为,不论说什么,我总有理由反驳……现在想想,那就是一种极为幼稚的表现,可那也是我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此,感谢亲爱的读者们对我的包容。
真正把《随想录》借来看是在这两周,我把它看完,想借其他几册却找不到了,于是干脆借了巴金的七十年文选,目前看到了《病中集》,我本想把全书看完再来写点什么的,可有些东西似乎又不吐不快,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从大一开始,老师们就在强调,中文系的学生要多读作品,那时的我觉得作品读来无用,对我而言,因为无论我看了什么书,总是关书则忘,效率很低;后来随着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不断思考的习惯,阅读的效率也就渐渐高了起来,与此同时,也更加相信文字的力量和那些温暖而美好的东西了。
由于我童年的一些带着阴影的经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孤僻而胆小的,懵懵懂懂,带着不敢相信一切的悲观主义和阿Q似的自我安慰精神,居然也一路平安长到现在而没长歪。我前面提到的那段“反复纠结”的时期,与童年的阴影也脱不开关系。我性格里就有那种纠结的成分存在。我一边想让自己看起来是个“好人”,一边又觉得我必须真诚,所以,尽管有些话写出来会让我看起来并不那么“好”,但我依旧会把它写出来,并且尽量在下一篇文章里对它(前文中的一些观念)进行一个否定,以取得读者的信任:其实我真的是个好孩子,只是在某些时候不小心偏离了道路。
很多时候我是茫然的,我站在某一个立场,觉得自己说对的,可是换一个立场又觉得自己之前是错的,所以我总在否定自己。这样一种不断自我否定的写作让我觉得痛苦,并且使我的恋人陪着我一起痛苦(我用写作把我们的爱情揉碎了,又重新拈合起来,感谢他的不离不弃),宛如坠入了一个跳不出的死循环。
我总说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这是真的,我总觉得做好自己,坚持好自己的原则就够了,不必为了别人的眼光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但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读者并不是“别人”,我一边以“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自我安慰着,一边又希望我的读者能够理解我,所以我才会这么努力地去自我否定,用最真实的状态来“证明”起码我是一个“真诚”的人吧。
解铃还需系铃人。巴金《随想录》在文坛上的影响教我“写作要真诚”,而《随想录》的内容教我处理“真诚”与“写作”的关系。
《随想录》是作家巴金晚年对生活的反思与总结,这样一种性质的作品,让一个以“成为作家”为梦想,以“真诚”为底线的写作者觉得十分亲切。
巴金在作品中最推崇的是“说真话”的精神,并且很客观地说,对任何一部作品,任何一件事,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他的某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一定真实;他从文革十年浩劫中总结出来,人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我从中学到的是,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并且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尽量客观地看待自己眼前发生的一切。
作为一个作家,巴金常讲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他常说要“把心交给读者”,常说读者的来信就是他的养料,也常说一部作品写出来,是交给读者来评价的,他作为一个作家,是没办法评价自己的作品的,但是他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评价自己的作品,也觉得作品一旦发表,就属于社会了,读者有赞同的,也有批评的,这很正常。
作为一个读者,巴金博览群书,对很多作家作品如数家珍,他说他从许多优秀的作品中感受到了许多温暖的力量,把鲁迅老舍等前辈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
他也会谈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谈文学的力量,谈友情谈亲情,很多具体细节性的东西我记得并不清楚……总之,这本几乎记录了他一生的生活的书,让我解开了一个由来已久的心结。
作为一个作家,要谦虚,要虔诚,要把心和作品一起交给读者,要有判断地接受读者对作品和自己的评价。虽然目前的我离“作家”这个称号还远,但我不会忘记阅读,也不会忘记真诚和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