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群体性孤独
之前看过一个演讲,叫《群体性孤独》,演讲者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尔,特克尔认为,社群网络的发展,使“真我”躲藏在科技的背后,以处理过的形象面对他人。
人们害怕孤独,但人们更害怕亲密接触带来的麻烦。
“技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我们都很脆弱——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
而借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人不在必须要与他人面对面交谈,也不需要担心有尴尬的时候,人们可以自己掌控回应的内容和时间,恰当地表达自己,分享信息。
这样就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特克尔称为,“我分享故我在”。
然而,沉迷社交网络的人,固然从他人回应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但却容易失去独处的能力。
越是不知道如何独处,越会感到孤独,这是一种群体性孤独。
02 熬夜,是因为享受孤独
但是,越长大,我们越能掌控并享受这种孤独。
如果我们翻看一下自己的微信通讯录,我们会发现,好友越加越多,真正的朋友却还是那几个。看似交友四方,孤独却依旧是生活的主旋律。
好在我们能分清哪些是真正的朋友,哪些只是列表可以存在的朋友。
我们把握着社交的界限感,重视并维护自己的独立空间。我们不拒绝认识新朋友,也能坦然面对孤独。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有网友发动态说,“熬夜是因为享受孤独”。
我想,这很能代表一部分年轻人的心理。
大多数年轻人, 白天被工作学习占得满满当当,只有晚上拥有和自己独处的空间。
都乐于在夜色的温柔包裹里,暂时忘掉疲惫和焦虑。即使面临长胖、猝死的风险,也依旧对这片刻的宁静,甘之如饴,分外享受。
03 空巢青年,“巢空”而非“心空”
这两年,“空巢青年”这个词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它通常指那些远离父母和亲人,一人在外打拼,独居单身的年轻人。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空巢青年”的人数已超5800万,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甚至有机构预测,到2021年,这个人群的数量将上升到9200万。
基于对“空巢老人”的理解,“空巢青年”的提出不免略带几分嘲讽、自诩的色彩,“独居青年”的彷徨、无奈、漂泊以及牵挂等情感都浮现其中。
但事实上,网络时代,绝大多数“空巢青年”只是“巢空”而非“心空”。
便捷高效的网络,使独居的他们能随时随地和外界联络互动,维系亲情、友情乃至于爱情。
“空巢”也并不意味着抗拒社交,抗拒文娱活动,导致社交圈狭窄、孤独感强。相反,不少“空巢青年”常跟同事聚餐、逛街、看电影,假期也会出游。
随着年龄渐长,他们渐渐习惯并享受这种孤独。正如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所说的那样,“单身社会的膨胀,绝非是一时的潮流走向,事实上,它代表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04 一个人战斗,默默地成长
最近在看《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本书,书的第一章叫“我有幸孤身独处”,开篇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我们也长成了成年人,这才知道,孤独是人生中一种自觉的独处,而不是惩罚,不是受伤者和患病者的退隐,也不是怪癖,而是作为一个人生活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状态。知道这些后,就不会那么困难地忍受它了,你会感觉自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活在一个辽阔的空间里。
或许,孤独就是这样,虽然孤单,但经历了之后,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孤单。
有时,在校园散步,偶尔会看到篮球场上,某个男孩一个人来回奔跑,反复训练投篮技巧,
只有他一个人,和心爱的篮球。
在食堂吃饭,也会看到有些学生吃完早餐在那里看书,也都是一个人。
他们,一个人战斗,默默地成长。
The end
作者:明哥,普通老师一枚,简书原创作者,热爱写作、阅读,喜欢旅行、音乐。在校园陪学生成长,写学生故事。“明哥伴你走青春”,一个有趣、有用、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