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犹豫豫不知该如何提笔,完全没有思绪,看看其他老铁都是行云流水,总结着自己加入读书营以来的各种成长,脑海中回忆每一次主题营的自己奋斗的样子,回忆自己创造的每一个里程碑事件,这是个美好且自豪的过程,不得不承认,也很羡慕。
细数来,我可能也能掰扯几个,寥寥无几也没多少人记得。但是我不想说,不想用过去的看似比较美好的一面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想用过去式来填补未来的生活;不想给自己建造一个“我很好”的状态,然后拾起最后一点自信去“好好生活”。我并不好。
具体的缘由不必述说,我再调整也知道很难调整,最后一期主题营我基本很难有思路,每一天的文章都是随着情绪来,想到哪里说哪里,每一个瞬间充满怀疑,怀疑意义。
今天午饭后我跟一个同事,就是那个出现在我文章中“无所不知”的有着深度信仰的同事,我们聊到了“意义”这件事。讨论意义本身这件事就没有意义,而没有意义的去讨论意义本身这件事有变得有些意义,这是一个镜式循环,也是人性中总爱刨根问底的事。
直到有一天,我们可能会想明白,那我不要求想明白意义,我只想过明白每一天,这是一个很低成本的要求,只要去思考去记录去做就好了,就像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即使他可以用“时间统计法”把时间充分的用到,也不会专注到一件事来,他总会被吸引,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学习,这难道有违他的目标初衷,或者人生意义本身嘛?并不如此。
所以,起初我沮丧这种不合群的状态,知道前几天看了《奇葩说》的新的一期辩题,不合群的人需要改嘛?不需要的。
“宁可不合群的表面孤独,也不愿合群的内心孤独”,如晶这句话我记忆犹新,学习也是如此,我愿意沟通交流,但我不想太合群,即使《高效能人士的七个法则》中有提到“群体”这个词,大概意思是人一定是生活在群体中的,链接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离不开。
但是,我不合群不代表我不想成长只能逃避问题,我会遇到可以聊的来的人,但不意味着在他看电影的时候我不能不去看书。这才是好的社群,每个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成长,而不是大家卯足劲头往一个方向使力,而我不能做那个虚弱的人。
终极主题营有一个表白牛人的活动,我默默看着大家的表白,虽然并没有切身参与进去,但是我也有回忆起点点滴滴,从预备营的指导员江北,小五哥哥,Judy,到大群的小白连长,剽悍英社YC老师,后来加入的清浅,还有wuli君君,小简,小蜗,苹果(果儿姨),猪油,点评组的三千佳丽猫皇太后(熊猫),花皇后,芹菜、黑土、心心、妄北、小刀切、等妃嫔们,林中漫步,遇见姨,燕妮小姐姐,海蓝妖妖小姐姐,还有参与剽悍英社的老铁们,杰哥,520大叔,大象,和尚,麦田,......(这个省略号之后还有千千万万个散发着光芒的老铁们,小哥哥记性不好,没有提到还请见谅!)
以上,感谢老铁们的陪伴,实则我们是相互陪伴,互相取暖,有种星星之火️的伟岸。
祝愿大家,在寻找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做更好的自己,认真生活每一天!
5281-朱小楠(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