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观察周围的现象,记录下20处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结论,并尝试深入地问自己为什么?
格式:为什么+一个现象?为什么+一个结论?
2.从上中选出3个平时没想过的现象或结论,简要地给出至少3点答案。
3.完成了前面2点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一、20个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结论
1.为什么大家不愿意跟周围的人分享自己在学习理财投资,而愿意分享自己在学习英语、在健身、在阅读?
2.为什么明明在做正事,想着拿手机查一篇文章,结果就开始刷微信,到最后把自己要做的正事都忘记了?
3.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学习就是看很多很多书、听很多很多课、参加很多很多培训?
4.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作为一个人,就最好要上进、要努力、要有梦想和目标?
5.为什么上班的路上坐公交车、坐地铁大家都习惯玩手机,基本上不会跟旁边的陌生人聊天,而在旅行的时候就有更大的几率主动开口和别人攀谈?
6.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下载一堆不会用的APP,储存一辈子也看不完的电子书?
7.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各类鸡汤文没有免疫力?
8.为什么我们一旦发现对一个人有了负面的印象之后就特别难改变,就特别容易发现他/她身上的各种错误、槽点?
9.为什么听到boss说的话,天然就觉得是对的?
10.为什么我们说话的时候理所当然都会觉得对方应该明白我们的意思?
11.为什么每到周五的时候,就觉得应该去吃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
12.为什么有些马桶会分两个按钮,有些马桶没有?
13.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花钱出去玩、花钱吃大餐、买衣服包包,却舍不得同样的价格学习?
14.为什么偶像犯错了,很多粉丝会愿意相信他,并且花大量的时间来为偶像澄清?
15.为什么我们会常常说上火这个词,但实际上谁也解释不了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16.为什么我们会对成功人士的分享如此感兴趣?
17.为什么只要看到QQ头像在闪动,就忍不住想要点开?
18.为什么人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制定计划、不完成、再制定新的计划?
19.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看直播,直播吃饭、直播洗碗、直播写代码、直播打游戏,等等等等?
20.为什么明明知道有些事比如阅读、健身、健康饮食对自己好,但是却总是做不到?
二、选出3个自己之前没想到过的,然后简要的给出至少3点答案
1.为什么上班的路上坐公交车、坐地铁大家都习惯玩手机,基本上不会跟旁边的陌生人聊天,而在旅行的时候就有更大的几率主动开口和别人攀谈?
(1)在旅途的过程中,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激发自己的冒险精神,好奇心,想要通过与陌生人的沟通了解当地更多的文化。
(2)在陌生的地方,更容易激发出一个人内心中与平常不同的部分,做平时不愿意做的事情,尝试平时可能连看都不会看的食物,跟陌生人搭讪也算一部分吧。
(3)也有可能是通过主动攀谈,表达自己的善意,以获得对方的好感,说不定还能交到一个朋友,或者收获一个结伴而行的旅伴。
而在上班的路上,一切都是熟悉的,公交车、线路、下车后要干嘛都是已经规定好了,我们自然也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且会觉得这样特别傻。
2.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各类鸡汤文没有免疫力?
(1)看完这些鸡汤,短时间内确实会觉得自己充满了上进的动力、感觉自己可以改变人生、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模样。
(2)鸡汤文把成功描写得太简单,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如何如何,把成功简化为与某种因素的因果关系,而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喜欢因果关系的。
(3)鸡汤文良莠不齐,有些确实能够启发人的观念,有些却逻辑不清,但是我们中的太多人包括我自己逻辑分析能力都不强,就算一篇鸡汤文观点偏激、论证不合理,我们也分析不出来。
3.为什么我们会常常说上火这个词,但实际上谁也解释不了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1)因为大家都用这个词,所以自己也会不由自主的使用。
(2)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会长青春痘、比如为什么吃辣的会嘴里会长泡等等,我们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很科学的解释,只好用上火这个词去套。
(3)就算自己不想用这个词,但是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如果执着于科学的解释又显得自己好像很傻,所以不如就干脆用这个词好了,毕竟要完全不用这个词也是很难的事情。
三、完成前面两点的感受
这个作业真的完成得蛮痛苦的,自己不是那种爱思考的人,所以一整天都在强迫自己想,一直很担心自己想不到20个,但是这种方法能够强迫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是很有用的。
不过自己工作的范围、接触的人都很有限,一天的时间内能够想到的现象或者结论可能不够有价值,但是如果把这种练习变成一种常态,把问为什么然后去分析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那长期坚持下来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