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忐忑的心情书写这份文字,心怀油然而生的敬意,以一个儿子的视觉,阐述母亲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愿我的书写尽可能的平实而不奢华,完成我心中涓涓细流的心意。
我的母亲生于1945年,在居住的高塘塬上虽发生过闻名遐迩的渭华起义,但也未曾真正遭遇烽烟的洗礼就新中国诞生。对于生活于期间的人们来说,还是十分的安祥。这些对于小时候的母亲来说似乎很遥远,那个时候她跟在大人的后面,参加各种欢庆的会议、活动,似乎一切都很稀奇、新鲜。
大一点后,母亲跟在哥哥姐姐的后面给猪拔点草,抱抱小点的弟弟,或给家里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母亲来说,春天的百花盛开、夏季麦子的收割、秋天飘香累累的硕果、冬天飘飞的大雪都是非常的新奇。大人们在田地一起干活的热闹、花间飞舞的蜻蜓、蝴蝶、大人纳的鞋子缝的衣服被子她似乎都很感兴趣。
到了上学的年纪,亦是刚解放不久,村里办了学校。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能进学校应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那时母亲家里很穷,无钱缴那象征性的学费,是被村里免费后进了村里的小学的。可能是在外面耍习惯的母亲,突然一天将其封闭在一间房子里,在老师的要求下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她是一万个不习惯、不喜欢的,也许对于她来说是在坐监牢,十分的难受。
上学还不到半个月的母亲,不论家里人再怎么劝说,老师一遍遍的来家里做工作,就是不愿进学校半步。所以直到现在都不认识几个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那就是正常的事了。母亲后来因为我对女儿学习担心的事情,对我说:学习是天生的,不要过分的要求!我小时候就不喜欢上学,到了学校说不出的难受和别扭。你从小到大没有人管过、要求过,不是还考上了军校、上了大学嘛!
可能母亲那时候人们对读书学习还不是很重视,毕竟那时整个社会都比较穷,吃饭才是第一位的。母亲不读书后,就跟在大人们的后面,开始学习针线活,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似乎一切都很喜欢,也未曾感觉辛苦和枯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