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又打我”
“谁叫你不听话的”
昨天晚上和老公抱着我们4个月大的女儿在公园遛弯时看到这一幕,小男孩蹲坐在地上,看起来4—5岁的样子,妈妈站在那里和小男孩说话,具体说什么听不见,只听到小男孩说他妈妈打他,过了一会母子二人离开,又听见小男孩带着哭腔和生气的语气说:“妈妈,你又打我!”此时我回头,没看到那位妈妈打人的场景,只看到母亲走在前面,孩子踉跄的跟在后面。
当时我真心疼那位孩子,他已经很明显介意妈妈打他这件事,可那位妈妈依旧选择用暴力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虽然我不记得我妈妈是否打过我,但她生气时喜欢用食指一下下搓我的太阳穴,这让我非常介意,感觉很没有尊严,我对那种感觉记忆犹新,直至现在我已嫁人生子,每每想起,她的那种行为还是会让我觉得生气和难过,但我从来没当面对她说起过,我记得我做的最大的一次反抗是生气甚至绝望的抱着比我小7岁的弟弟离家出走。
小时候的事情很多都忘记了,可唯独这件事情,直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感受,那是一种不被自己的妈妈尊重的感受,是伤心,是绝望,是痛苦。
我问我老公,以后你会打我们的女儿吗?他说不一定,女儿可能会打的少,儿子可能会打的多一点。我很惊讶于他的回答,因为他平常是比较温和的性子,也比较喜欢孩子,在他们院子里他算的上是孩子王,今年国庆带女儿回老家,车开到他们村口时,一群孩子围着车子大喊舅舅,颇有一种衣锦还乡,夹道欢迎的意思。
看出我的惊讶,他解释到,如果当你着急做某件事,她又“死”不听话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动手了。
可能每对父母在动手打孩子时都有些许苦衷,也有些父母可能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为什么伤害动物叫虐待,伤害成年人叫殴打,而打孩子却叫做管教呢?如果孩子因为挨了打才听话,那么你给他传递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用拳头说话”,等他长大后,极有可能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你是希望孩子出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还是出于对你的爱戴和敬重而听从你的建议呢?我想每位父母都希望是后者,孩子爱你敬你,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来寻求你的建议与帮助,而不是因害怕挨打而采用些不正当的手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