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解|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外文名:emotion

学科:心理学

类别:概念

定义: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

基本概念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人的情绪又天生也有后天控制的成分。

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学习到,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

而我们常说的情商就是指情绪商数,而并非情感商数。

关于“情绪”的确切含义,心理学家还有哲学家已经辩论了100多年。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有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三种成份组成的: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2.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3.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由于情绪与情感表现表达极易混淆,比如爱情的满足感总是伴随着快乐,所以在情绪定义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辩论争议的重要方面。

不同情绪

情绪被描述为针对内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产生的突发反应,一个主体对同一种事件总是有同样的反应。情绪持续时间很短,产生的情绪包含语言、生理、行为和神经机制互相协调的一组反应。人类的情绪也来自生物性能,特别是在演化中被强化。因为情绪可以为一些远古人类常常面临的问题提供简单解决方法(如产生恐惧并决定逃离)。

许多学派给情绪下的定义反映了这些特点和这类关系。例如,功能主义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Campos,1983)。

阿诺德的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Arnold,1960)。

拉扎勒斯提出与阿诺德雷斯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Lazarus,1984)。这些定义都标示出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阿诺德和拉扎勒斯还指出了情绪依此而具有的特点,诸如体验、生理模式、评价等。

容易和情绪混淆的概念有:

感觉(feelings)个人对情绪的主观认识,更私人化,因人而异。

心情(moods)主体所处在的感情状态,比“情绪”延续时间长,感情波动不如“情绪”强烈。

情感(affect)一个笼统概念,有时包括情绪、感觉和心情,有时可以专指“情绪”。

产生过程

从古希腊至今,历代思想家都试图在理论上解释情绪的产生。 当代情绪理论多注重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很多独立的理论并不互相排斥,大多数研究人员乐于采纳多种视角,融合各种理论。引起争议的问题主要是认知判断对产生情绪有多重要,特别是和身体反应等其他方面比较。

构成要素

情绪既是主观感受,又是客观生理反应,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种社会表达。情绪是多元的、复杂的综合事件。情绪构成理论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时候,有五个基本元素必须在短时间内协调、同步地进行。

认知评估:注意到外界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认知系统自动评估这件事的感情色彩,因而触发接下来的情绪反应(例如:看到心爱的宠物死亡,主人的认知系统把这件事评估为对自身有重要意义的负面事件)。

身体反应:情绪的生理构成,身体自动反应,使主体适应这一突发状况(例如:意识到死亡无法挽回,宠物的主人神经系统觉醒度降低,全身乏力,心跳频率变慢)。

感受:人们体验到的主观感情(例如:在宠物死亡后,主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系列反应,主观意识察觉到这些变化,把这些反应统称为“悲伤”)。

表达:面部和声音变化表现出这个人的情绪,这是为了向周围的人传达情绪主体对一件事的看法和他的行动意向(例如:看到宠物死亡,主人紧皱眉头,嘴角向下,哭泣)。对情绪的表达既有人类共通的成分,也有各地独有的成分。

行动的倾向:情绪会产生动机(例如:悲伤的时候希望找人倾诉,愤怒的时候会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

一般表现

积极情绪表现为:和别人握手时,要表现出热情,诚恳,可信和自信。谈话时,要轻松自如,不吞吞吐吐,慌慌张张,没有相互敌视和防范的心理和行为。消极情绪表现为:初次见面时被动握手。接触时距离保持过远。不太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在对方说话时心不在焉地干一些别的事。会话时,相互猜疑,防范多于理解和谅解。

表达层次

1、生理表达

2、外部表达: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心里表达

主要特性

1、整体性

2、过程性

3、个体差异性

社会观点

有关情绪是情感延伸的主流观点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意指情感及其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一系列行动的倾向。”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情绪”的字面意思是“心理、感受、激情的激动或骚动,任何激烈或兴奋的精神状态”。

情绪与“情感”一词常通用,但有区别。中国大部分的心理学教科书与《心理学大辞典》中都认为情绪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的产生伴随着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也受情感的控制。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喜悦、愉快等;反之则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忧愁、恐惧等。

有关情绪不从属于情感的观点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有机体反映的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而态度的结构只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显然这一概念是将情绪和情感混为一谈,所以这是一个易使人混淆情绪和情感界限的概念。同时大部分的心理学教科书也都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实际上,这些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较为个体化的幸福、美感、仇恨、喜爱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的区别。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性欲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春药以后,伴随着性欲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 药物刺激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以及信号功能

态度和情绪

态度和情绪有相似点,但是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化表现的,主要反映在很多方面的因素,这种因素也是体现出其中差异化的表现的。情绪可以看作是短期态度的体现。态度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态度转变所需要涉及的因素有哪些呢?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学术界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态度平衡理论,然后是态度失调理论,二者研究的方式不同,但是研究的重点确实非常相似的。所以在此过程之中需要把握不同情况下态度转变的差异化体现。

主要分类

人类有几百种情绪,此外还有很多混合、变种、突变以及具有细微差异的“近亲”。情绪的微妙之处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语言能够形容的范围。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

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

情绪理论

研究人员一直在争论到底哪些情绪属于基本情绪,甚至到底是否存在基本情绪。基本情绪即情感的红、黄、蓝三原色,以此为基础可混合成千上万种的情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人类的确存在少数几种核心情绪。艾克曼指出,人类的4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所对应的特定面部表情,为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所公认,包括没有文字、尚未受到电影电视污染的人群,这说明情绪具有普遍性。(注意:是喜、怒、哀、惧——喜悦、愤怒、悲伤、恐惧,而不是日常我们所讲的喜怒哀乐。)

维度理论

按照情绪状态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情绪状态划分来源于情绪维度理论,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他的这种看法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 其三维模式图长轴为快乐维度,短轴为注意维度,垂直于椭圆面的轴则是激活水平的强度维度,三个不同水平的整合可以得到各种情绪。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顶部是八种最强烈的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每一类情绪中都有一些性质相似、强度依次递减的情绪,如厌恶、厌烦,哀伤、忧郁。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维度。黄希庭认为若撇开情绪所指的具体对象,仅就情绪体验的性质来看,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按照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可将情绪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弥散和持久的情绪,也即平时说的心情。心境的好坏常常是由某个具体而直接的原因造成的,它所带来的愉快或不愉快会保持一个较长的时段,并且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影响人的感知、思维和记忆。 愉快的心境让人精神抖擞,感知敏锐,思维活跃,待人宽容;而不愉快的心境让人萎靡不振,感知和思维麻木、多疑,看到的、听到的全都是不如意、不顺心的事物。

(2) 激情。激情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激情是由某个事件或原因引起的当场发作,情绪表现猛烈,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 并且牵涉的面不广。激情通过激 烈的言语爆发出来,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平衡有益,但过激的情绪也会使当时的失衡产生可能的危险。特别是当激情表现为惊恐、狂怒而又爆发不出来的时候,全身发抖、手脚冰凉、小便失禁、浑身瘫软,那就得赶快送医院了。

(3) 应激。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指各种过强的不良刺激,以及对它们的生理、心理反应的总和。应激反应指所有对生物系统导致损耗的非特异性生理、心理反应的总和。应激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应激原)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物学理论

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该理论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而到达内脏和骨骼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因此,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

『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大脑皮层中执照刺激物的顺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种系统叫做动力定型,是人学习、习惯和需要的生理基础。

情绪与下丘脑

感受具有先天遗传的个人倾向,影响及情绪、嗜好、美感、欲望、动机等。参与感受活动的结构众多,有大脑边缘叶的扣带回、海马结构、梨状叶和隔区等,有丘脑前核、背内侧核等,有下丘脑的众多核群以及杏仁核等。下丘脑除了具有样本分析产出功能,还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来自于大脑边缘叶的样本激活下丘脑或杏仁核,下丘脑分析产出感受样本,发放到丘脑前核产生感受,还可以通过分泌激素影响意识以及靶器官。

脑神经

不是所有的样本都能激活下丘脑产生感受,能够激活下丘脑的样本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样本。当大脑分析产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样本后,通过大脑边缘叶的传出纤维发放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析产出感受样本,通过乳头丘脑束发送到丘脑前核,激活丘脑前核合成丘觉,再通过丘脑间的纤维联系发放到背内侧核,产生感受,产生对人和事物的喜好、嗜好、偏爱、欲望、美感、动机以及愉悦和恐惧、兴奋与沮丧等。

下丘脑分析样本的方式与大脑、纹状体、小脑不同,大脑、纹状体、小脑参照分析的模型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建立的,而下丘脑的参照模型是遗传的,即我们一出生后,感受是按照固有的方式分析产出的,因此,我们的感受主要是天生的,当然,也会受到后天环境的一定影响而发生改变,但不会发生本质的扭转。

感受是动力之源。感受是人的力量来源,人的一切行为活动或者是外来压力的驱动,都是受个人感受的驱动。感受主要由遗传决定,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嗜好、偏爱都是不一样的。

感受和理性(如觉察和认识)由不同的脑独立产生,相互作用又相互斗争,感受与理性经常是矛盾的,二者相互斗争,互不相让,形成我们常说的矛盾心理。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受理性制约,但在感受强度过大或额叶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导致理性不能占据主导地位,感受控制人的思维和行为,发生精神和行为异常。

产生感受的下丘脑,虽然通过遗传获得了分析模型,不需要通过存储建立分析模型,但可能参与了其他信息的存储功能,特别是大脑边缘叶承担了其他信息的记录存储任务,完成更加重要的记忆功能。

情绪与内分泌

保罗·克莱因金尼和安妮·克莱因金尼综合了以前界定的主要成分,提出了一个定义:情绪是主观因素、环境因素、神经过程和内分泌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支持这一定义,他们提出了以下要点:1)情绪能够产生情感体验,如快乐与否。2)情绪能够激发人们的认知解释,如将情绪归因于自身或环境。3)情绪能引发一系列的体内调节,如心率加快。4)情绪常引起表情行为(笑或哭)、目标指向行为(助人或逃避)和适应性行为(远离危及生存的潜在威胁)。这一定义表明,情绪产生于生物、习得和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

情绪与肠胃菌群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认知理论

『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于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觉。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当人们体验到消极情绪时,免疫系统功能会减弱;而当人们体验到积极情绪时,免疫功能会增强(Salovey, Rothman, Detweiler, & Steward, 2000)。

情绪常产生于人们对环境的评价方式和反应方式。如果按照情绪ABC理论,人们对环境的评价方式即B,人们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即C——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研究者已逐步达成共识,认为情绪的研究离不开动机,而动机的研究也离不开情绪(Frijda, 1988; Lazarus, 1991)。但之前并非如此,在20世纪30-40年代,动机是以需要来界定的。那时的研究者认为,需要能为行为提供动力、能量、方向和维持性。他们完全不考虑情绪的作用。

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动机被看作是由驱力的存在引起的。早期的动机理论认为,驱力为行为提供动力,学习为行为提供方向(Hull, 1943)。驱力论者认为,情绪是动机的副产品,而不是动机的组成部分。如:伯利恩(1960)认为,动机是最佳唤醒驱力,情绪是满足这一驱力的副产品。根据驱力理论,行为的维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习得的。如根据阿姆泽尔(1958,1972)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行为的维持性是由与挫折相联的刺激的对抗性条件作用引起的。这里的挫折是一个完全限定的情绪概念,主要是指未能获得奖赏所引发的情绪。

到了20世纪60年代晚期及70年代早期,心理学家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动机。动机和需要是理论的核心,“需要”的内涵则与20世纪30-40年代完全不同。需要只是引发行为的倾向,目标和威胁才是行为的原因:目标是积极的诱因,而威胁是消极的诱因。

虽然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以目标来解释动机的理论较具影响。但对于很多理论家而言,尽管目标和威胁能够直接引发行为,但不足以维持长期行为。在对长期行为的研究表明,区分人们行为的维持性的,是情绪。那些在面临威胁和困难时保持乐观的人会维持原有行为,而那些悲观和自我怀疑的人常会放弃自己的目标(Seligman, 1990)。

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当代理论家都认为情绪在动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使得这些心理学家开始重视情绪的自我调节。如班杜拉(1991)指出,“天资和它(情绪)的发挥一样重要”。他认为,为了实现目标,人们需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调控自我怀疑(Bandura, 1997)。

情绪解读

说情绪,我们每个人都逃不了干系。情绪的发展和变化是我们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产生的。情绪在制约人,也在成就人,还在损害人,不同的情绪有着不同的生活。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拥有我们自己需要的情绪,使情绪获得应有的表达和展示。所以,我们必须对情绪作出真正的了解,知道它的种类和对人的利害。

我们不仅需要积极的情绪,还需要消极的情绪;不仅需要克制,还需要发泄;不仅需要防御,还需要利用。知道情绪是我们为人做事乃至成败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挖掘积极情绪和善待消极情绪,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管理自己做情绪的主人。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的性格、学识、能力、习惯、爱好、追求等等都能促使情绪的好坏和优劣。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并意识到情绪所带来的效果,无论是说的还是做的,情绪的流露都是在传递我们内心思想的信息。

情绪主要表现在如下多种:开心、高兴、兴奋、激动、喜悦、惊喜、惊讶、生气、紧张、焦虑、怨恨、愤怒、忧郁、伤心、难过、恐惧、害怕、害羞、羞耻、惭愧、后悔、内疚、迷恋、平静、急躁、厌烦、痛苦、悲观、沮丧、懒散、悠闲、得意、自在、快乐、安宁、自卑、自满、不平、不满等。

这些情绪,有的给人带来鼓励,有的给人带来力量,有的给人带来认识,有的给人带来进步;有的助人成才,有的助人成功,有的助人成长,有的助人成熟;有的使人懂得珍惜,有的使人懂得爱护,有的使人懂得勤奋,有的使人懂得拼搏;有的让人勇敢,有的让人沉默,有的让人激情,有的让人理智。总之,我们的感受和需要是在多方面多角度多条件中转换选择的,有很多事是在影响感染中发生的,我们的情绪也随之出现。要知道,什么样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和结果。

情绪是靠我们自己管理和掌握的,任何一个人和一件事,一句话和一件物等都能激起我们的情绪。我们应当有人所共有的感受和需要,但不能求之太过于痴迷和慌乱。很多情绪来自于身外,可心情是自己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修为来调整不利和不好的状态,使得自己在有关与无关中确立自我情绪,走出情绪的困扰。——选自叶千华著作《千华随笔》第105页。

情绪研究

实验

与颜色关系

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英国伦敦有一座桥,原来是黑色的,每年都有人到这里投河自杀,后来,将桥的颜色改为黄色,来此自杀的人数减少了一半,充分证实了颜色的功能。

脑切除实验

1892年高尔兹发现切除大脑皮层的狗变得十分凶猛。1925年卡农等人对切除大脑皮层的猫进行了经典研究并确定了“假怒”动物标本的手术方法。1934年巴德把“假怒”一词引入生理心理学中。他指出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故称此行为 “假怒”。其脑机制是:只要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对于这些实验事实,生理心理学界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下丘脑在情绪的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情绪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研究

由于批评声音强烈,詹姆士-兰格理论在20世纪前期沉寂下来,直到一些神经学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该理论。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即使没有大脑皮质参与,人也可以产生情绪(即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认知的情况下)。生理变化伴随着情绪产生,调节制约人们对情绪的感受,但是并不直接造成情绪。情绪也可以反过来导致生理变化,并产生包括战斗、逃跑、抚育在内的适应行为。

神经解剖学家发现,哺乳动物大脑中有三个独立的神经回路,分别控制三种情绪反应:

产生积极行为的系统:产生快乐情绪,使动物乐于探索周围的世界。

产生战斗或逃跑反应的系统:产生恐惧或愤怒,使动物判断迎战或逃跑。

产生消极行为的系统:产生焦虑,使动物行为僵硬、消极。

有十分充足的证据证明,愤怒、恐惧、悲伤、厌恶四种情绪各自有独特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这是因为这四种情绪能激发出特定的行为,并且这些本能行为和生存息息相关(如愤怒使人心跳加快、体温上升,可以提高战斗力)。

研究也发现,八种基本情绪和神经递质水平也有关系。例如愤怒是低血清素、高多巴胺、高去甲肾上腺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羞愧的时候这三种神经递质水平都比较低。兴奋、感兴趣的时候,这三种神经递质水平都提高。

当左边的前额叶皮层受刺激活跃时,人会产生正面情绪。在实验中,美好的画面会让这一区域更活跃,反之亦然。即人为刺激实验者的左边前额叶皮层时,中性甚至负面的画面也看起来更美好。一些学者曾猜想过,愤怒作为负面情绪会让右侧前额叶皮层更活跃。然而事实证明,愤怒会激活人的左前额叶皮层,即带给人更多积极感受。[2]

调节

情绪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行为。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最好加以调节,使情绪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及身体带来坏的影响。

1、用表情调节情绪,有研究发现,愤怒和快乐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愤怒的表情可以带来愤怒的情绪体验,所以当我们烦恼时,用微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2、人际调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与朋友聊天、娱乐可以使你暂时忘记烦恼,而与曾今有过共同愉快经历的人则能引起你当时愉快的感觉。

3、环境调节,美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而坑脏的环境会使人烦躁。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在完美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而然会得到放松。还可以去那些曾经开心过的地方,记忆会促使你想起愉快事情。

4、认知调节,人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我们对事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每件事情不同的人观点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来改变我们的情绪。比如说在为了每件事儿烦躁时,可以对事情进行重新评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改变我们刻板的看问题方式。

5、回避引起情绪的问题,如果有些引起情绪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解决,就可以选择逃避问题,先暂时避开问题,不去想它,待情绪稳定时,再去解决问题,而且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在从事其他事情时不经意的想出来。[3]

表达

一、认识情绪

二、及早处理情绪

三、把握契机,表达情绪

四、清楚、具体地分享情绪

管理

方法

1、心理暗示法

2、注意力转移法

3、适度宣泄法

4、自我安慰法

5、交往调节法

6、情绪升华法

意义

1、有效的情绪管理是推动学业成功的“发动机”

2、有效的情绪管理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3、有效的情绪管理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

4、有效的情绪管理是良好性格的“塑造者”

衰老

敌意

专家发现:“敌视情绪”引发的焦虑、悲观每上升1%,患心脏病的危险就增长6个百分点。因为“敌视情绪”长期郁积会破坏男性身体的免疫系统,更能对心脏系统产生压力,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脏受损。

制“敌”有方:修炼心性,心态平和地与人合作,要知道懂得成全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季节性

被医学家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是指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疾病。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射时间短,万物萧瑟的景色,这时,对环境和气候格外敏感的男人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极度疲倦,嗜睡和贪吃及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机体正常功能衰退。

应对方法:锻炼及按摩,拒绝单一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享受阳光和参与户外活动。并提高室内自然光线及充分享受冬季的乐趣,比如炉火、书本和音乐。

愤怒

吃的量多了,与能量代谢有关的B族维生素就会消耗得多,而维生素B1缺乏会使人脾气暴躁、健忘。B3缺乏与焦虑有关,B6的不足则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另外,肉类吃多了,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就会升高,也更容易使人发怒。

制怒剂:玫瑰花泡茶或山楂单泡饮用,适量饮用啤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