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物质而奔波操劳,我觉得这是人在社会生存的基本要求,并不庸俗。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大部分人可能一生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可也有不少人祸不单行,疾病缠身,癌症、车祸、灾害等天灾人祸每天都在发生,可能目前没有降临在你头上,但保不准那天你和你的家人就会是受害者。
要有能力应对这些可能性,我们必须得有足够的物质储备,所以物质本身的追求,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责任感的体现。
我觉得真正庸俗的,是我们为了虚荣而去追求物质。
我认识一个老板,生意虽说做的不是特别大,但也小有成就,够的上个千万富翁,一身行头散发着浓浓的“土豪味”,颈脖子上带着“手指粗”的金项链,手腕上带着金光闪闪的高档名表,头发和皮鞋每天都打理的锃光发亮。时不时要捋一捋脖子上的链子,晃一晃手腕上的名表,生怕别人看不见在皮肤上勒出的印子。
第一次和他聊天,他先是说觉得我们公务员好,旱涝保收,没有压力,不像他们这些在外做生意的,风险大,一不小心就亏钱,上面又有父母,岳父母要照顾,下面还有4个小孩要抚养,一刻都不敢停歇。
听到这里,我对他的责任感还是满认可的,可接下去他却话锋一转,颇带几分无奈的埋怨到,最近太忙了,单子一个接一个,上个月签了个500万的单子,人手都忙不过来了,昨天又中了个100万的标,这种小单子我就赚个十来万的差价转给别人做了……跟我扯了半天他生意上的事,讲的热情洋溢、眉飞色舞,充斥着他对生活的沾沾自喜。
我出于礼貌,假装配合的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对他违心的夸赞了几句,看的出来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他的话语间,我丝毫感受不到出他对年收入抵不过他半个单子的公务员有何羡慕,反倒是听出了一丝讽刺的味道,那股味道让我觉得有些不适。
我并不是嫉妒他赚的钱比我多,而是因为他赚钱的动机不纯粹。他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更有保障、更有价值的生活,而是把赚钱当做炫耀的资本,这种态度让我觉得庸俗和虚荣。
而往往这种赚钱的态度,容易让他忘乎所以,忽视风险,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张,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前功尽弃,赔个精光。
对他的不认同,其实更多的是对我自己过去的否定,过去的我与他有太多相似之处了。
大学的时候,我和一个室友机缘巧合的在手机城租了个小档口,做起了手机生意。也许是运气使然,我们毫无经验的创业,开局良好,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第一年就有了不错的收入。同学们对我也很是钦佩,觉得我有想法,有勇气,敢想敢干,别人都还在懵懂读书的时候,我就能够创业赚钱了,被人夸多了就会飘飘然,但我特别享受别人夸我的感觉,一受夸奖,做起事来都觉得更有精神,有时候就盼着同学来买东西,顺带夸我两句。
毕业后,我在老家又开了一个小店,借助之前的经验,老家的店很快就走上了正轨,家里的亲戚也直夸我有头脑,会赚钱,夸的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们物美价廉,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获得了不少客户的青睐。一批批的新客户变成了老客户,老客户又带来一批批的新客户,日积月累的,老客户越来越多,收入增长也越来越快。
我们一直是单品牌经营,现在客户和收入都非常稳定了,是时候增加品牌,扩大规模了,我便决定两边各增开一家新店。
想着有一些客户甚至是朋友,第一次来店里的时候,觉得店面小、装修简单,感觉不正规,最后选择到装修比较气派的店购买了。我心里便琢磨着再开一个大店,豪华的装修一番,这样一来显得专业,二来亲戚朋友看了也会觉得我很有实力。
其实当时无论是从资金储备还是业务量来说,新店面积只要跟原来差不多就够了,装修也没必要花太大代价,毕竟以店面装修来判断一个店产品好坏的客户还是少数。但碍于自己好面子,最终还是开了一个比原来面积大一倍的店,还把我之前的赚的钱全部花在了店面装修上。更要命的是,原来的手机核心商圈没有这么大的空店铺,我委曲求全的在商圈附近租下了这个新店,虽说在附近,可目标客户的流量比原来却少了一大半。
一个为了面子而开的店,我想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它最后的宿命了,开业不到一年,这个店就寿终正寝,不但把我之前赚的钱全给搭了进去,还倒贴了不少。
这次生意的失利给了我一记狠狠的耳光,在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我逐渐感悟到,无论是生活的美满还是事业的成功,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体会和感受,如果把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当做是衡量生活和事业好坏的标准,我们便会陷入虚无缥缈,随波逐流的虚荣之中,成为虚荣的奴隶,最终只会使生活和事业偏离正确的方向。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专注于当下要做的事,遵循客观规律,听从内心的感受,这样我们就能收获快乐,剩下的只需把它交给时间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