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和他们出生加入的群体的生活习惯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指导或疏导。
一、环境的指导作用
教育的形式有指导、控制或疏导。疏导是通过合作引导受指导人朝着自然的方向发展;控制有压制或强迫的意味,而指导是个比较中性的词,把被指导人主动趋势引导到某一连续的道路,而不是无目的地分散注意力。指导的意义之一在于排除干扰将精力集中在动作目标上。如果一个人在一系列动作中作出的回应与行动的步骤和连贯性不匹配,就需要引入恰当的控制。
控制也是一种指导,只不过这种指导并非下意识的,而是需要意志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属于权力指导形式。无论是个人的自我控制,还是外在的控制,都含有必须如此的“权力”的味道。
指导即是同时的,又是相继的。一切指导不过是再指导,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收到习惯的影响。
二、社会指导的模式
不能使用强力控制,儿童受到强力控制,并不能让他从思想上认识到事情的意义。不防让他试验,如强力使儿童离开火,并不能使儿童认识到火的危害,如果儿童自己伸出手被活烧到,自然他以后就记住了,火是不能碰的。实际上,杜威在这里还是在强调“做中学”。还有一种教育模式就是奖励的刺激,通常可以诱使儿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物质的东西并不影响心智(或形成观念或信念),只有儿童从观念上意识到了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受到外力的控制或诱惑,才能发展出内在的持久性。
三、模仿和社会心理学
有一种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对个人的控制是依靠个人模范来完成。杜威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本末倒置,倒果为因。理由一,我们的许多动作具有客观性相似性,并不是所有与别人相同的行动都是模仿。二,群体的风俗习惯不同,对行为的实际刺激也是不同的。理由三,模仿结局是一个表面的事情,对性情很少有影响,而模仿完成一件事的手段,却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它包含仔细地观察和审慎的选择。
真正的社会控制就是要养成一定的心理倾向,就是理解事物、事件和动作的一种方法,使我们有效的参与联合的活动。
四、教育上的一些应用
有意识的教育就是一种特别选择的环境,学校就是这种特殊的环境。这个环境所根据的材料和方法都特别能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来促成生长。语言这这里起着更大的作用,但是学校过分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也是危险的,这种危险不在理论上,而在实践中。因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要使语言和共同活动建立正常的联系,是语言的运用更有生气,更有效果。
对学校来说,应该为合作或共同参与活动配备种种工具。学生只有通过从事联合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运用材料和工具,有意识的参照别人如何运用他们的能力和器具,他的倾向才能获得社会的指导。这一节杜威实际上还是在强调他的核心观点,“做中学”。
2018/2/10
PS: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打卡第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