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班级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同学A的妈妈在送A上学途中看到同学B一个人从车水马龙的街上一溜烟冲到了街对面,旁边没有家长跟着,她吓了一大跳,就在家长们的微信群里把这事跟B的妈妈说了,还问B平时是不是自己上学。这消息一发出去,群里的妈妈们就炸开了锅。C的妈妈说,好危险呀,三岁多的孩子,家长怎么能放心。D的妈妈道,吓死我了,我们家D我每天送的时候都是寸步不离的,就怕万一。E妈妈紧接着又说,接送孩子可得操心,现在街上车那么多,爷爷奶奶有时候在街上聊个天,孩子就不见了……
这你一言我一句,层次递进,我顿时觉得有些不妙,刚想说些什么,主角B妈妈就出现了。她先是仔细问了一下A妈妈事情的全过程,然后就某些细节又进行了确认,比如孩子冲过去之后有没有看到爷爷奶奶紧紧跟在后面,爷爷奶奶多久才出现等等,然后就客气地向大家的“关心”表示了谢意。
下午下班后,我就看到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发的一条朋友圈。“我怎么这么倒霉啊,这个黑锅让我背”后面是好几个流泪的表情。我忙联系老师问明原委,原来B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已经有半年没有见过孩子了,甚是想念。早晨爷爷送孩子的时候,孩子调皮,挣开爷爷的手就冲了过去,正好被A的妈妈看到。B妈妈又是想孩子又是后怕又是生爷爷奶奶没带好孩子的气,就在电话里把爷爷奶奶说了一通,爷爷奶奶生了一肚子气,就又把气出到了老师的身上,下午幼儿园放学接孩子的时候怒气冲冲地说老师你太过分了,然后老师就受伤害了……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我讲清楚了没有,好像人物比较多。
其实寻根究底,老师没有错,因为老师根本不知道这回事。B妈妈没有错,她想念孩子、心疼孩子,家长们一说就受不了了。群里的家长们也没有错,大家都是好心提醒B妈妈。同样A妈妈更没有错,人家最先发现问题,而且第一时间告知B妈妈,尽管孩子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可是,将整个事情回想一遍,我们就不难发现,事情是可以向另一个方向发展的。如果A妈妈换种说法,比如你家孩子太调皮,爷爷奶奶都拉不住。如果群里的妈妈们懂事地说现在的孩子胆子真大,也许B妈妈就不会那么又急又气。毕竟,爷爷奶奶那么喜欢小孙子,怎么会让他一个人过马路?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能锦上添花,也会火上浇油。
会说话,不仅仅是察言观色的能力,更是体谅,体贴别人的善意,还是你情商高低的表现。
这个小故事的结局是:第二天,爷爷去送孩子上学,笑眯眯地给老师道了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