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晨杨、开宇、朱琳和我我们几个组建了一个打卡小分队,每个人在晚上睡觉前对第二天的学习列出计划,同时对今天的学习情况进行复盘。
我们的打卡小分队持续有段时间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和开宇、朱琳都有学习中断的情况,比如前段时间我和孩子爸爸闹矛盾,情绪非常不好,有两周就完全没有学习,开宇因为和朋友出去玩,也有几天没有打卡,朱琳有一次周末两天在睡觉,学习效果也打了折扣。
我们几个只有晨杨坚持的最好,无论是和女朋友吵架,还是帮女友改论文,或是去当志愿者,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进度,他每天打卡的计划都是几乎100%完成,而且学习的效率很高,坚持的也是最好的,而且他的学习量是我们四个最大的。
很久之前,在《读者》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苏格拉底给他的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甩手100下,苏格拉底宣布这个任务时,很多学生都嗤之以鼻,说这也太简单了。一年之后,当苏格拉底询问他的学生们,现在还在坚持每天甩手100下的举手,云云学生中,只有柏拉图举了手,当时在所有的学生当中,他很不起眼,但正是日后的他,把苏格拉底的思想做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而其他学生,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人和人的距离到底是如何拉开的呢?除了面对挫折时坚韧不拔的韧性、愿意持续学习的心态、开放的头脑、良好的品行,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能长期坚持做一件短期没效果,长期有价值的事,而这才是拉开人和人差距的最重要原因。
坚持的力量是这样的巨大,大到可能我们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威力,它和爱因斯坦所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的力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短期看不出明显区别,长期却会发生爆炸式改变,甚至会取得你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成绩。你是愿意做一个活在当下的人,还是愿意做一个活在未来的人,是否愿意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我想,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