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是一个听到就会觉得有点亚历山大的词;
时间只有一份,时间也从不复返,我们总是希望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所以,我总是觉得“时间是不够用的”。
part 1 追时间的人
刚学番茄工作法的时候,每当我给自己设定“番茄钟”,我会根据自己平常的工作效率,先给自己设定4-5个“番茄钟”。
等到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我往往会做7-8个“番茄钟”,这是个经常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偶尔为之。
究其所以,我觉得自己其实是更喜欢这种“赶超”的感觉,
这种感觉
让我觉得我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这种感觉
让我觉得我是没有浪费时间的人;
这种感觉
让我觉得我把时间用在了“有用”的事情上;
这种感觉
让我觉得我的时间是有价值的。
再往下深究,记不清楚从何时开始,我想要做的事情却越来越多,我在日程表上的清单也越来越长:
我想要
——多花点时间在工作上,因为,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我想要
——多花点时间在陪娃上,因为,我觉得我还能做的更好一点;
我想要
——多花点时间在成长上,因为,越学越觉得我有太多的不知道;
我想要
——多花点时间在健身上,因为,我有太多需要健身的理由;
我想要
——多花点时间在兴趣上,因为,我有太多的梦想想去尝试;
我想要
。。。 。。。
我不知道每个“我想要”,最终能做到怎样的程度;
我却知道每个“我想要”,都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每天的每个“我想要”都在随时随地上演着争抢时间的大戏。
所以,每天的每个“我想要”都在撸起袖子,扮演拼命奔跑的斗士。
part 2 问题就是答案
于是,我问自己:
时间真的不够用么?
如果我的一天有48个小时,而别人只有24个小时,我会觉得时间够用了么?
如果所有我想要的,都一股脑地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真的觉得足够了么?
我是在担心些什么?我怕被赶超了什么?我又在着急着什么呢?
会计上,有一个词语叫做“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一家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外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需放弃的另外一种收入。
简单地说,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
所以,从会计上来看,我总是担心同一时间内的机会成本过高,选择了在这个时间做A事,就意味着在这个时间内无法做B事。
所以,我选择的标准通常都是看上去“有用”的事情。
于是,那些看上去浪费时间的事情,我一向是避而远之的。
part 3 我想要的画面
如果眼前出现一副画面,
我想,我看到的自己,就是那个在不停往前奔跑的人,我嘴里喘着大气,步子已经越来越慢。
而我想要的,是一副这样的画面,
我气定神闲地走在马路上,我带着轻松与愉快的心境,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洋溢着内心满足的微笑,我按照我的节奏在前进着。
这些都不禁让我想起过往的那些不经意间的“无用”时间:
我就那样趴在爸爸的膝盖边,听他在夏日的夜空下,吹奏着悠扬的笛子;
我就那样静静地坐在他的身边,我们并肩无言,却也无声胜有声;
我就那样慢慢看着弟弟在夕阳的余晖下发呆,看他蹲下身,看那片飘来的羽毛随着微风的轻轻摆动。
part 4 每一步,都算数
记得多年前,看过李宗盛的一个短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很喜欢的一个短片,也很喜欢的一句话。
奔跑的时候就享受奔跑的过程,停下的时候就享受停下的放松。
因为,
每一步,都算数;
每一个不经意的当下,都藏着一份特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