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为什么呢?直接原因是因为一部叫做《绿光森林》的电视剧,被剧里面苏菲老师与孩子们的单纯可爱善良热爱生活的态度所吸引;深层次原因是教师行业在我看来工作环境很单纯,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教师工作,是一个讲情怀的工作;外部原因是家里人都想要我从事教师工作,工作稳定而且近年来教师工资在增加,教师社会形象好。
小学时候看了一部叫做《绿光森林》的电视剧,不知道90后,80后,70后看过没?起初看这部电视剧是因为绿光、森林,都是我喜欢的词语,所以对它有莫名的偏好。渐渐的被剧里面这位温柔,美丽,善良可爱的音乐老师吸引了,其中一个情节我特别喜欢,(我也在定下了我的小学教师梦以后决定把它运用到我的小朋友们身上)在圣诞节来临之季,苏菲老师带领同学们把自己这一年的缺点不足写下来装在小玻璃瓶子里埋在土里,来年把它挖出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是否达成目标或者愿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这部电视剧和对这个情节的喜欢直接促使我要从事教师行业。
高中时候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班主任,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然后直接来高中教学,教语文,人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学识渊博,积极上进,乐观向上,我特别喜欢她,我就想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她也是促使我选择师范专业的重要人物。
喜欢李镇西老师的大自然教学和爱的教育,“也许是我教语文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总之学生就是喜欢我,我当然也很爱我的学生。学校外面就是岷江,我常常把学生带到江边去上语文课,让孩子观察后用笔描绘大自然在春天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我还不止一次把作文课搬到农贸市场,让孩子们观察集市上人们的言谈举止。我利用语文课给孩子们朗诵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这让我的课成了孩子们每天的期盼。”“ 组织学生郊游,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传统保留节目”,但我与学生的“游山玩水”,却不仅仅是春游,也不都在旅游热点。周末、寒暑假都可以是我们的郊游日,虽然有时我们也乘车坐船,长途旅行至云南石林、贵州黄果树瀑布,但更多的时候,是信步远行,或骑车飞驰——一处松林、一面山坡、一方水塘、一条溪涧……都可以成为我们笑语声声、炊烟袅袅的胜景乐园。每每此时,我与学生得到的精神收获是极为丰富的:既有大自然对心灵的净化,也有师生之间感情的交融,当然,更有对祖国平凡山石、普通草木的由衷的热爱。”李镇西老师把孩子们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用爱的教育来感化学生,学生们对他的情感超过任何一位老师。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另一个原因是我从小生长环境过于贫穷落后,导致19年开始,乡村小学英语才开设,而那时我已高三,我们那么多孩子都没有上过小学英语课,我不想让他们和我们一样“没有见过世面”,所以我选择了小学英语。尽一点绵薄之力。
可是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我渐渐的忘记了初心,随着自己的缺陷的暴露和悲观而放弃小学教师梦。
英语口语说不好(不够坚持最初的梦想),英语知识水平受限;不能承受小学教师重压,性格过于内向,有些自卑 ,不善于沟通,不喜欢,不愿意表达,展示自己;由于性格孤僻,与他人相处我感觉很累,还有急性子(不敢于做自己吧),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导致不会沟通合作;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偶尔颓废时常向上,这是无法成为老师的,会误人子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
于是我为自己可以丢开小学英语找了一条看似有道理的理由,我喜欢心理学,我要学习心理学; 大一下学期转专业,心理学只招理科生,完美错过 。没有完整清晰的计划,在生活的琐碎中因为脆弱的意志渐渐迷失。(去心理学专业课蹭课,看心理学专业书籍,与心理学专业老师聊聊,这些都没有做)
活在当下,道理都懂,做的时候就忘得一干二净,就像跳舞,听得懂动作,但是自己做的时候就手脚不协调,手脚不听使唤。学生讲课,我们班一位女生讲得非常好,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大胆自信,从容自然,可见是经过用心用情准备的,给我们后面的学生好大压力,老师带了两个班,她讲的最声入人心。做好当下不好吗?如果我当下的事情都只是敷衍对待,那我即使选了喜欢的专业我依然会因为困难而退缩,依然会为自己放弃它而选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我依然会放弃它,我依然会一事无成;别忘了,小学英语是我喜欢的专业,我依然放弃它了,如果我不改变,我依然会因为类似的理由而放弃我喜欢的心理学。
活在当下,好好感受,好好生活,一步一步走,跳跃会摔跤。
朋友们,你是性格内向的教师和准师范生吗?你是怎么把教师梦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