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常被误会“语文”好,其实平生最怕看了课文之后的阅读与理解,尤其怕总结中心思想,自己想的总是和标准答案距离很远。
现在看小说依然有犯难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概括主题思想,昨天翻到2007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突然有补课的想法,于是重新做了回学生,看起了课文。
印象最深的就是杨绛的《老王》一文。杨绛和钱钟书先生的文字,我其实接触的不多,倒是两位的大名,如雷贯耳。
老王是开三轮车的单干户,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
杨绛常坐,经常一边坐车一边闲聊。老王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就看不见,杨绛的女儿说是夜盲症,给他吃了鱼肝油丸,晚上就看得见了。
老王住在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老王愿意给杨绛家里带送冰,车费减半,每天清晨 抱着冰上三楼,代杨绛放入冰箱。杨绛没同意半价,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杨绛觉得老王是最老实的。但是她自称“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未免有点自夸了,赤裸裸的精明能干呢,和邻居吵架也没落下风,这是题外话了。
钱钟书一条腿突然走不了路,是烦请了老王用三轮车送去医院,老王不肯收钱,说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杨坚持要付钱,老王还担心杨有钱没钱。
后来载客三轮被取缔,老王把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老王几乎接不到活,“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拉。杨绛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老王说可以凑合。
老王生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还能扶病到杨绛家,后来只托别人来代他传话。
最后一次见老王,是老王来给杨绛送香油和鸡蛋,老王说他自己不吃,送给杨。杨照例要给钱,老王制止说,他不是要钱。杨绛因为见到生病的老王,觉得害怕,没请老王坐喝口茶水,当然杨绛为此感到抱歉。
杨绛不知道老王是怎么回到家的。十几天之后,杨碰到老王同院的小李,一问才知道,老王早埋了,“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杨绛觉得心不安,她觉得不是因为她吃了老王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她却拿钱去侮辱他?杨绛后来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全文到此结束,我的心也有点不安,为老王的善良,更为老王的可怜身世,虽然,这其实只是一篇文章,杨绛是作家,她的文字是可以卖钱拿稿费的,不是我的发自朋友圈的自言自语或者碎碎念。
这篇课文主题当然是渲染“善”,特意看了一些网文,可能因为是教材,也可能是杨绛的手笔,各种赞美声。
杨绛当然也是善良的,但是她的善良也是分阶级的,你是工人就是工人,她和老王之间不会是朋友,雇佣老王她每次都数目分明,该给的钱绝对不赖账,既然不是朋友,自然我也没机会做圣母,奇怪杨绛竟然连老王是什么病都不知道?然后我再一次提醒自己,这只是杨绛写的一篇文章,大作家写文章自然是各种布局,当真就傻了。
何况,作者最后也说自己是“愧怍”了。但我依然觉得,杨绛的文字,太过理智。
转摘陆灏在《不愧三餐》里的文字:“钱先生给傅雷的信里提及叶君健译《嘉尔曼》时有这样的话:“叶译句法必须生铁打成之肺将气筒灌满臭气,或可一口气念一句耳”,”陆灏说这话刻薄,我同意,你觉得别人翻译不行,没必要骂得如此文艺。陆灏还说,钱钟书懂得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傅雷如杨先生说“满头棱角,”“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
再看杨绛最后一次见老王:“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难怪杨绛坚持要给老王钱,她和老王就是雇佣关系,只不过可能她比较自信,觉得自己对老王很好。
自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当然我也做不了杨绛,才情就不说了,光是她看到“像是棺材里倒出的”老王,她是“说得好笑些”,难道她经常看到棺材里倒出来的?我要是看到待我如此善良的人,变得如此模样,没准当场就掉泪了。
假如我收了老王的鸡蛋和香油,我绝不会还要过了十几天才知道老王的死讯,不管有用没用,当时我就会架着老王去医院,杨绛有这个能力啊。
不对等的交往有时候就是悲凉的。老王对杨绛一家是真心的,他心甘情愿的,我隔了几十年,对一篇文章挑骨头,终究是不好。
还是杨绛的文字厉害,我的心在为老王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