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山腹地由一条弯曲的山沟,,两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峦,中间是一条开阔、平坦、狭长的沟道,西起奎先大坂东侧,东到阿拉沟口以东七千米处,全长一百公里,深度为十至一百米,平均宽度为五百米,地势险恶,最窄处仅能过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石头烽燧(古烽火台)矗立阿拉沟口。从沟口向内延伸,分别是建设的五个军工厂,主要生产反坦克武器和迫击炮。父亲工作的工厂就在山沟的最深处,一片荒凉的高原草甸。
毗邻厂区有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乡镇——八一公社。虽然在军工厂生活的时间仅5年,但记忆里的东西还真的是非常匮乏,一方面是自己太小了,另一方面是大人们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忙于工作,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放眼望去,四面皆山也。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日出,因为太阳从大山顶上升起的时候,估计已经是平原日上三杆的时候了。
这里又称“四季沟”,因为从沟口到最深处的达坂一路竟能领略到一年春、夏、秋、冬美好的四季风光。听上去非常的诱人,但是由于我的家处于领略冬季的地域,每年最热的时候仍然需要穿着外套,那么冬季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了得。这里的冬季可以说是真正的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当时没有气象记录,据我估计冬季极限温度应该会在零下50度左右。网上曾经流传在寒冷的地方撒泡尿会在空中结冰是谣传,但是在这里的冬季,不但可以看到小孩撒尿而造就的一个个冰笋,而且酒醉的成人们在呕吐是也能早就成片得冰笋,是不是有点污了。
这里的冬季是如此的严寒,大人们在休息的时候,窝在房子里喝酒就是最明智的选择了。毗邻厂区的蒙古族游牧民也经常到厂供应站来打散酒,那场面恐怕李白、武松见了也会自惭形秽、甘拜下风、自认“战五渣”的。他们往往把装在褡裢里的空酒瓶在柜台上一字排开,当售货员将第一瓶装满后,立刻开始狂饮。基本上在售货员将所有的酒瓶装满后,第一瓶酒已经见底。当所有酒瓶装入褡裢搭在马背上之后,右手顺手抽出一瓶酒,然后翻身上马,作仰脖痛饮状,策马而去。这样的情形确实是令我们围观的小孩子们羡慕不已,不过潇洒的背后却存在极大的隐患,在从曙光厂家属区到八一公社近二十公里的道路上每年冬季都有不少因酒醉冻死的牧民,他们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成了狼群口中的美餐,你没有看错,这里真的有狼群。
后面会讲到狼的故事,敬请期待。。。
1973之尘封的记忆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伊布确定赛季结束离开巴黎圣日耳曼,他的下家是英超?有可能来中超吗?若继续效力五大联赛,伊布还能否保持当前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