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晴
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20日16-17时郑州本站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1小时降雨量就超过200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北京全年降雨量也就500毫米,郑州7月的平均降雨量才146毫米,也就是说这1小时下了超过当地常年1个月的雨量,已经打破全国2000+国家气象站历史记录。
这次灾害性天气对这座城市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郑州市区出现严重内涝,造成郑州市铁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大批公共设施损坏、部分城区停电停水,农田受损,一个加油站还有一些民房倒塌。郑州市常庄水库、郭家咀水库及贾鲁河等多处工程出现险情,目前,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这次暴雨是自1982年以来降水量最大的一次。
昨晚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时,我赶紧给郑州的同学娟儿发了一个微信,问他们家的情况,她说:“还好,谢谢,孩子们和我在家,老公被困在单位。”娟儿是我在北三医院生殖中心一起学习的访问学者,我们在一个科室,常常一起听课、一起跟一个老师、一起吃饭、一起探讨各自的课题、一起到圆明园等地方游玩儿、还一起唱歌、拍照,我们年纪相仿,话题非常多,一见面就会有说不完的话。
她有什么烦恼总会找我倾诉,她的两个女儿一个读初中,一个还在读幼儿园,她远离孩子独自在京城学习,心中全是对女儿的牵挂和担心。而我因为陪伴女儿读高三,压力山大,总有些焦虑,她也总是安慰我。我们在异乡没有多少亲人在身边,这些朋友就是我们精神上的支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互相给予对方鼓励和支持,陪伴着彼此走过那些风雨飘零的日子。
最后的毕业典礼因为北京的大暴雨航班停飞我滞留武汉,所以未能参加。娟儿把我的结业证、北医访学的档案、纪念册、通讯录等全都寄给了我。在北医的后续事情全都是她帮忙在处理。没想到好友回家后没多久,家乡就发生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7月17日我们恩施下了一夜的瓢泼大雨,一早雨并没有停,还一直下着,没有停歇的迹象。这个时候,位于恩施市市区上游的大龙潭水库水位急剧上升,超过历史线,被迫紧急泄洪。不到三小时恩施市市区内的清江河道水位瞬间漫过河堤,直接倒灌城区各大街,仅仅两个小时恩施市主城区一片汪洋。
小区里山体滑坡,掩埋了许多汽车,滔滔洪水淹没了大街小巷,舞阳坝、土桥坝、官坡、二街、六角亭、机场路等,一片汪洋,无法通行,沿街商户一楼基本被水盖过。而且山体滑坡、跨山、泥石流多发频发,短短数小时内让州城历经了70年以来的最大的洪涝灾害。所幸这样大的暴雨并没有人员伤亡。
娟儿说真没想到这次郑州的大暴雨危害会这么严重,郑州这场突降的天灾会导致人员伤亡。希望灾情尽快过去,希望郑州老百姓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这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频频出现,天气预报也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夏季持续高温后,随时都可能有强对流天气出现。然而目前很多地方定时向公众发布的天气预报,只能预报个大概。具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有通过雷达监测,提前1-3小时做出预计。但因为河南还没有装备新一代天气雷达,由于设备限制,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还不能做到全天候监测。
这种短时强对流天气形成、发生、消失都很快,预报难度确实很大。如果能及时传递,像这样的暴风雨导致的灾害,在小范围内完全可以采取措施,而人员伤亡、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等灾害,大部分就可以避免。
应该说,在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方面,气象部门近年来在监测、预报和建立通畅的气象信息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气候变化多端的今天,如何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气象部门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减轻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包括了监测、预报、防御、抗灾、救援等许多环节。气象部门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共同的努力。而且公众也应该树立气象意识、气候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不仅气象部门提前预警,而且很多单位都会通知职工不要上班,暴雨天应尽量减少出行,待在家中,只要有网络就可以网上办公。
希望汛情早点过去,希望老天爷保佑郑州、保佑河南,希望再也不要有人员伤亡。我们相信,雨会停,风会清,洪水会泄,暴风雨过后一定是晴天,一切都会过去的,只要耐心去等待晴天的降临,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物质上的一切都是可以重新创造出来的,不必沉浸在暴风雨过后一片狼藉的悲伤中,不必顾影自怜、痛苦哀伤。当雨过天晴之后,我们会发现,那些漂亮的花儿依旧摇曳着柔嫩的身姿,飘飘然地出现在我们的眼中,让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