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然记得初一接触历史,第一章写的山顶洞人。据说这是我们的祖先之一。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是否会用火以及是否能直立行走。第二章是河姆渡人,他们已经会使用粗制的瓦罐之类的,并且会用骨针。可惜这些关于远古人类的描述太少了,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怎么突然就决定定居下来呢?尤其在我刚读完《谷物大脑》以后,很难改的个人饮食习惯,让我思考起来吃肉的祖先们快乐吗?结果《人类简史》这本书告诉我,小麦驯服了智人,最终经历了农业革命、科学革命、生物科学革命,我们来到了现代。
本书作者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这本书涉及了人类学,基因学以及生态学多种知识,作者信手拈来说出了自己的很多发现,然后这本书成为一本畅销书。我看豆瓣评论有人觉得这本书不够深刻,理论不扎实。没关系,其实大多数人比如我只是想听到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不一定完全相信。这个见解的得来或者是结论可以作为自己的思考点之一。
这本书里对于智人的描述太有意思了,会用火的智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想吃肉就在森林里放把火。这个地方没有动物了再去其他地方。然而人总是不满足于眼前已有的东西,智人们想吃甜食。于是偶遇小麦的智人,开始学习种小麦,东方的祖先们应该是主要种水稻。久而久之,大家就定居下来了。定居下来就是我比较清楚的历史知识了。人类有了稳定环境产生了货币文化等内容,然后贫富差距的增大,导致有一些富人专门从事文艺类活动。但也有一部分穷人比如孔子或者苏格拉底,在穷困中却有了让我们现代人都同样震惊的著作或者思想理论,这些内容到现在还在影响我们。
我个人很认同作者的说法,小麦驯服了人类。读《谷物大脑》时,我就很难说服自己少吃米饭或者面食,尽管我知道这样确实不够科学。但米饭或者面食做起来太方便了,而且有时候干吃也觉得很开心。我吃肉多的时候会有愧疚感。尤其是看到一些动物保护协会的人保护稀有动物甚至是猫狗时,那其他动物比如牛羊猪和鸡,他们就该被吃吗?
我觉得所有生物都应该是平等的地位。所以再多拓展想想,我能接受其他人吃各种东西。但我自己吃的不多。我很欣赏王晋康的科幻小说《海豚人》,这篇说的就是人类经过危机后,最终决定以用海豚的大脑来存放人类文明。但是海豚人遵从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去消灭其他动物,然后站在食物链顶端。读这本书的朋友,不仅可以了解我们从何而来,也可以好好思考下,未来我们应该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