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实现目标和建立习惯,但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明确指出,“如果缺乏基本能力,期待值本身不会产生想要的结果”。只靠相信自己是不够的。在受抑郁、意志力薄弱和反复失败困扰的人群中,缺乏成功所需最基本的自我效能感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那么就很难有好结果了。微习惯策略是一个产出自我效能感的机器,重点是,你不需要任何自我效能感就能成功地开始行动,而你每天的成功会帮助你提升自我效能感。你怎么可能觉得自己不具备每天做 1 个俯卧撑的能力?在读两行字的时间里你就能把它完成,而且这就等同于通过练习强化自我效能感。微习惯策略还可以训练你相信自己。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每个人成功都需要自我效能感,而微习惯能够提升最基本的做事能力,从而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成功所需的自我效能感,让我们具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从小就不太擅长数学。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小学几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讲了好几遍的应用题,我都没明白,后来爸爸一气之下就把作业给撕了。这件事情让我从此对数学再无好感。直到高中数学成绩经常不及格,我就真的相信了,我不是学数学的料。三年前,歪打正着,我来到了一所数学思维机构做教学主管的工作。我想不明白老天爷怎么会给我一份和我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工作,只能安慰自己,这是我的功课,是我突破数学的机会。历经磨难呀,我考取了台湾总部的数学老师授课资格,包括幼儿段和小学段的。孩子的课我可以教,可是,就是没有办法重新点燃我对数学的热爱,火苗已经在很小的时候灭了。这是一个反面例子,我没有办法从数学当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反而更加害怕暴露出自己的无能。所以,自然而然,我没能在数学教学上走多久,因为我缺少“我有,我是,我能”的感觉,最终我选择更换赛道,做能够让自己能够产生自我效能感的事情。现在,我每天一天都觉得无比有价值。我庆幸,自己能够及时停止。有时候,方向错了,停止就是一种进步。
A2:我的应用(目标和行动)
目标:提升自我效能感
行动:找到10件可以提升自己效能感的事情,变成微小行动,每天尝试做其中的5件,记录下自己做完之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