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我最爱的食物,腐乳是肯定少不了的,是佐餐下饭绝佳的选择。腐乳又叫豆腐乳,在长株潭一带叫法比较有意思,叫“猫鱼”,同音不同字,至今我不晓得这两字对不对,以我的猜测,从读音的角度来判断这两个字更有可能是“猫乳”,每年过了冬至一回家,吃饭前,我都要问我爸妈一句:“有猫鱼没有?”
我印象中第一次吃到腐乳大概是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天吃完饭的时候我爸拿出一个玻璃瓶子,打开盖子挑了一小块放在碗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和我妈捂着鼻子跑了出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臭腐乳这种奇葩的食物。
腐乳,顾名思义,就是“豆腐乳”,豆制品的一种,白豆腐发霉之后做成的。我记得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到了冬天,以我外婆为首的家里的女人们就会自己做起腐乳来,自己买来白豆腐,然后放在一个木盒里放在家里一个相对温暖、不被打扰的地方等着豆腐静静地、自由地长霉,等到三五天天过去后,豆腐上长出厚厚的霉菌,洁白柔软的如毛发一般的菌丝能随风飘动的时候,家里的女人们便搬出一些瓶瓶罐罐,配好的卤汁,将霉豆腐一块块裹好卤汁放入玻璃瓶中密封好,放到阴暗避光的地方等着发酵。我家那一代自己家做的腐乳都带有比较浓重的酒味,腐乳裹带的卤汁浓郁且红亮,豆腐块儿入口即化,绵绸浓密,略咸,但一块腐乳再搭配一碗米饭,绝对是人间美味,让你铭记终生。
吃腐乳我最爱的方式就是直接搭配白米饭或馒头,尤其是配馒头吃,把馒头拨开成两层,底部不弄断,还连着,把腐乳均匀的涂抹在馒头的断面上,就像在土司上抹果酱、芝士一样,然后两片一合,夹紧,大大的咬上一口,让馒头和腐乳充盈在口腔中,随着咀嚼,浓郁的腐乳味道随着馒头蔓延开来,让你的舌头每一个味蕾都充分的享受那细腻、微咸的味道。
腐乳这种食物和他的同胞豆腐一样,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它。但每一处的做法、口感略有不同,就我所知的光在湖南,各地域间的腐乳口感就不大一样,诸如长株潭地区的腐乳偏软,质地细腻,卤汁浓稠绵密,辣椒末混合其中。而到了益阳安化往西走,腐乳偏硬,卤汁偏少,甚至没有,腐乳上裹的是厚厚的辣椒,口感上缺少变化,但吃起来依旧很香。再往北走点,腐乳中又会带有一些花椒,在辣的层次上多了一些变化,带入了麻的感觉,吃起来不单调,也多了一分惊喜。
据说,当年向西土匪盘踞的年代,数百年剿匪都没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腐乳的存在。腐乳是他们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腐乳营养丰富,是土匪们饮食结构中蛋白质的来源,而且制作简单,能长期贮存,易携带,土匪们在山林里穿行就靠它补充能量。
腐乳除了直接直接佐餐下饭,也能做成很多美味的菜式和点心,诸如腐乳蒸肉、腐乳鸡,京味酱爆肉,广东的小吃南乳花生的灵魂就是腐乳。
腐乳大致的也能根据外观分为白腐乳,红腐乳和青腐乳。白腐乳体块较小,表面偏黄,口味鲜香;红腐乳,外表呈红色,断面偏黄,咸闲辣;这青腐乳就是知名的臭豆腐,另一雅号叫青房,据说还是慈禧太后取的名,最有名的莫过于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成了贡品。
这里说一个和臭豆腐有关的故事,当年慈禧太后吃饭,每顿饭都要厨师做数十个菜,但她自己却只吃那么几个,但是她又要求每顿都得做新的。而太监偷懒,有时候为了图省事,第二餐的时候,把桌子远端的菜在下一顿又放到慈禧面前来,就不上新菜。又一次慈禧故意在吃饭的时候在臭豆腐上放了一颗花椒,结果,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这颗花椒还在,发现了太监敷衍她,就命人给主事太监一顿胖揍……后来,后来就不剧透了。
我记得在成龙的电影《龙虎兄弟》中有一段,成龙将臭豆腐称为中国 cheese,我觉得类比得十分巧妙,在中华饮食里,能有这 cheese 在西餐一样地位的恐怕也就只有腐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