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
其实没准备,因为不知道技术面会提问什么,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想着就别瞎忙活,好好调整心态
群面
形式:16个人,分8vs8,面试跟我们呈45度角,表现+提问(即你发言,大家发言完他会开始提问),现场2个本科(但我并没有受什么影响,不过就是一群比我大一些的人)
第一轮:自我介绍共15分钟,16个人,没有一个人跳出来控场,我默默计时,超时过分,加了8分钟
介绍时觉得自己回答的东西太少,留给面试官的关键词是“完美主义”,然后他提问了我,估计是这个词用的有点装逼。
我一开始有点语塞,然后直接跟他说,我刚刚就在计时,其实他叫停的时间不准,但我的角色不好跳出来怼他,然后他表扬了我
体会是,说的东西最好能有东西做支撑,否则自嗨地说会反过来减分
第二轮是无领导小组讨论
我们那组人都比较内向,这时我反而放得开,就是内向中选优的感觉吗?
既计时,又调整逻辑框架,又不停调整投票形式。
他们陷入“文本意识”太强,又不控制时间,如果我没有carry一下估计我们组得崩,最后3分钟时我就开始不理他们,调整,自己进行总结的记录。
最后选总结者的时候还是没人跳出来,结果我就跳出来了,思路还算清晰
体会是果然先事先预演,然后理清思路,说话时就很流程自然,被提问也不怕。
接着就是两方相互挑战,和总结小组缺点,此时我的表达欲已经被激发了,直接怼回别人的挑战,全能自恋感明显时就有怼天怼地的势头,现在想有时候就是差了一口气,一口气势hold着场
第三轮:最后的表达机会,我没有参与。
总结:
1.人一多,我反而不那么紧张,可能是因为不觉得焦点在我身上,可能我不属于焦点之下的人。
2.一问一答很对我胃口,尤其面试官通情达理,如果是压力面可能我就挂了
3.气势主导,有时候开一个好头,后面就会越走越顺
技术面
拿了份运营类的简历过去,这种情况答的越好,方向越错
形式:
先自我介绍
面试官就简历内容问问题
我被提问到的问题有:
要考研吗?
“得到是什么?”
“你们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什么”(大坑没有写这一个),最精通哪一们?
我的回答都是避重就轻,而且往自己爱好方向引导,还安利了一下“得到”
处于一种自嗨状态,而不是倾听思维去描述,思维上受了一面影响很大,处于亢奋的状态,结果越答越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