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一种归隐山林的生活,一条里给我们呈现了许多隐居山林的奇人异士,他们的状态是大多数城市人心之向往的。
看过安妮宝贝作品的读者都知道她前期作品跟后期作品反差很大。人年轻时荷尔蒙占主导,情绪可以主宰一切,上了年纪,人的思想开始回归理性,身体再由不得年轻时胡来,于是开始思考,主动回归到生活本真。
我开始感觉山林生活之美是在上大学时,那会大学是在海南省的五指山市,第一次去学校心理落差极大,打电话回家时哭的稀里哗啦,传说中的五指山市哪里像个市,分明比内陆的一个镇还小,山路十八弯绕进了一个山沟沟,原本对大学心驰神往的我可想而知心里多么难受。
在五指山住了段时间后,我竟然深深爱上了这个山林小城。高中四年我被鼻窦炎折腾得生不如死,香菊胶囊、阿莫西林吃得想吐,有时穿刺冲洗鼻腔那滋味真叫个酸爽。每年医药费都要五六千,一直断不了根。来到五指山这顽疾竟不治而愈,两年没有复发。我想除了当地温度适宜外更主要是空气质量好,空气里的负离子多,每次下车都感觉整个人像漂浮在空气里一样,神清气爽。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山。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农村都变成了荒芜的家园,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归根结底是农村基础薄弱,务农难以养家糊口。而一些人另辟蹊径选择远离城市,回归山村的简朴,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厌倦了城市的高负荷及名利,追从内心最好的方式是与自然融为一体。
我生长在桂北的小镇上,我们镇到县城坐公交车不过十几分钟,还算交通便利。后来我结婚成家,我妈打趣我:“把你生在城里,你还偏要嫁到山沟沟去,自己要从喜鹊变麻雀!”我老公是我们家邻县的,他们村到镇上走路要两个小时,镇上到县城开车要两个小时,真的名副其实的山沟沟。既然是山沟沟,空气的确不错,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夏天晚上要盖棉被。
婚后第二年,我逼着老公把房买了,那时身上也没钱,但租房每个月要一千多,还要物业停车费。他已经租了四五年了,每个月交那么多钱给房东,干嘛不交个首付还月供,至少房子是自己的。那年桂林的房价涨了一千多,新区的房涨到五千,我们没钱只好看二手房,后来买的房三千一平米,算便宜了,但在七楼顶楼,权当锻炼身体吧,反正也算有个地落脚了。当时我最主要想法是考虑到孩子以后上学问题,城里没房,你没法去好的学校,所以现在的学区房炒得风生水起,全都为了孩子。单身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成家生子后,事事得想着孩子。
儿子两岁多时,老公回山里整了三十亩地种果树,前期投资很烧钱,我们依然捉襟见肘。老公他们三兄弟商量着把山里的房子砌了,我们虽然拮据,但我还是很支持把山里房子弄好,偶尔回家可以住的舒服,更大的原因是儿子身体不好,两岁住了四次院,其中三次是肺炎,一次是轮状病毒感染,在城里住着时常生病,去坐个滑滑梯回来就细菌感染,去个游乐场回来就病毒感冒,我被他折腾得心力交瘁。
但是他一回到山里,哪怕弄得浑身脏兮兮的,他也没有一点事,在山里能吃能睡,每天像扫地雷一样,漫山遍野到处跑。他去小溪扔石子,去地里摘果子,拿把小铲子铲泥巴,折根竹枝当扫把,本以为怕他回山里无聊,谁知他比谁都玩得高兴。在山里呆久了的孩子,他的眼睛是清亮的。看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也跟着心情舒畅好多,再一次见证回归自然的好处。
老家的房子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左边是地,右边是田。真有点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春看山花,秋赏月,夏有寒潭,冬煮雪。 在山里夜望星辰,朝看云雾,呼吸都是醉的。吃的蔬菜是现摘的,喝的水是山林溪涧,没有一点漂白剂。有人说城里一座房比不上山里一张床。要是撇去物质,从养生来说,山里确实比城里要适宜居住。我在城市睡眠质量不好,每晚辗转反侧十二点才睡着,回到山里九点多就睡着了,并且睡得很沉很香。老公也喜欢呆在山里,他说城市节奏太快了,压力大,容易迷失自己。在山里唯一面对的敌人是静寂,这样或许有更多的时间面对自己内心。
我现在向往的状态是城里有房,山里有地,可进可退。老公准备在城里干几年就回山里当山寨王,过一下闲云野鹤的日子。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此生不求大富大贵,但愿家人平安健康,安康即是福,这或许是平凡人所期冀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