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间有个俗语叫“一人不过河,两人不看井”,意思是一个人不要从河这边游到对岸,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没人救;两个人不要一起往井下看,万一其中一个心怀鬼胎,可能会把另一个推下去。
这句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一人过河淹死其中的大有人在,说起来已不新鲜,今天说一个两人不看井的故事。
话说很久以前在京城郊区的某个村落,住着两个大户,一家姓张,一家姓杨,两家都有良田数百亩,家丁无数。张杨两家世代居住在这个村落,平时两家各顾一边,两家族长轮流坐庄治理村落。
因为村子偏僻,也没啥治理头,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偶尔调节一下邻里纠纷,秋收的季节就把租子收上来给上头个交代。遇到土匪强盗啥的,有两家共同组建的护卫队,倒也不怕。
张杨两家数百年来相安无事,直到明朝末年,闯王进了京城做了“皇帝”,派了一个小吏来村里诏安,说大顺帝有命,张杨两家如能倾心归顺,便赏千户侯,永受大顺庇护。如不归顺,族长砍头,族人全部充军,所遗家财归另一户所有。
按理说这么一个村落,皇帝亲自派人来诏安,胳膊拧不过大腿,从了就是了,可是张杨两家可不是普通人家。当年明成祖驻守京畿之时曾路过此地,把北征归来的老弱妇孺及伤残军士安排在这个村落,因为都是有功之人,便由部队两个千户驻留在此代为管理。
没想到这一管就是两百多年,张杨两家到这一辈已传了五代,各自家族都繁衍了两百余人,这一代张家族长名叫张伯恩,杨家族长名叫杨天顺。接到闯王的诏安通告后,两家族长说事关重大,需要两族合议,请求给个一天期限,明日回复。
小吏心想,附近到处都是闯王的驻军,也不怕这两家出什么幺蛾子。也就心安理得的住了下来,等待回复。
张杨两家一边安排人款待使者,两家族长一边召集人员火速商议了起来。议事堂中,两家意见不一,各执一词。张伯恩说张杨两家世受国恩,当杀了闯王使者,率众投奔南京。杨天顺说村里老弱妇孺便占了一大半,真正能战的青壮只有三四百人,肯定不出百里便会被闯王军队截杀。
一个要忠于大明,誓死不降,一个说要以全村近千口子村民性命为重,暂行权宜之计,以求来日。开始是两家族长争论,后来变成两家族人争吵,越吵越凶,大有大打出手之势。
眼看着已经天黑,再争下去也没个结果,两个族长便让大伙各自散去,吃过晚饭再来商议。张伯恩和杨天顺无心吃饭便留了下来。
两人在议事厅中坐着都不说话,两个五十多岁的人,知道谁也说服不了谁。杨天顺首先打破了沉默:“伯恩兄,你可还记得村后那口甜水井?”
张伯恩哼了一声,双手向空中抱了一下拳说道:“那是成祖帝特意派人给村里挖的,让村民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记大明之好。”
杨天顺说道:“不错,成祖当年还给我们两家下了一道旨意,让我们永世守好甜水井,护好村落。”
提到此事张伯恩脸现神往:“张杨两家祖上为了铭记成祖爷的旨意,特意在井旁立碑以便世代铭记。”
杨天顺见张伯恩态度有所缓和,便说:“不如我们到那圣旨碑前商议眼前的大事,说不定能议出个结果。”
张伯恩看了他一眼,便背着双手往外走去。杨天顺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也跟了上去。那口甜水井本就离议事厅不远,不大一会两人便走到了。
此时正值秋季,月明星稀,小北风已经有些凉意。张伯恩在圣旨碑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站起来正想说话,突然听到杨天顺站在井边说道:“伯恩兄,按你所说,如果我们杀了闯王使者,携众南逃,走之前要不要把这口井填死?”
听到这话,张伯恩也跟着站到井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天顺老弟能想通此节,为兄倍感欣慰。我们张杨两家世代忠良,祖宗的名声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子孙手上。”
杨天顺低着头,嘴角微微上翘,说道:“伯恩兄,你看这井中漂着的是何物?”
听到这话,张伯恩下意识地低头便往井中看去。杨天顺退后两步,双手伸出,突然发力,一把把张伯恩推到了井中。然后迅速从井边搬起一些砖石等物抛到井中。
做完这些,他拍了拍手上的尘土,看着井口说道:“伯恩兄,对不住了,如果听你的,你我两族四百余口加上全村近千口人都得跟着你送命。放心,你走了,你的族人我会照顾的,你的家财我也不会拿走,照样留给你的儿女。”
说完这些便回到了议事厅,这时众人吃完晚饭也正在陆陆续续往这里赶来。大家等了很久不见张伯恩过来,便不欢而散。第二天杨天顺带着族中之人和全体村民归降了闯王。
张家见族长彻夜未归,四处寻找不得,来问杨天顺也说不知。张伯恩的儿女们也是极有骨气之人,看不得杨天顺率众归降,便当场训斥了起来。
小吏见大事已成,只剩张家这些刺头,便告别了杨天顺,回去叫了几百兵士,抄了张家全家。张家子孙奋力抵抗,除老弱妇孺,所有青壮全部壮烈。可怜百年忠义之家,到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全剧终-
本故事为七彩君道听途说后编写而成,结局不圆满,请各位读者莫要求全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