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婆》是蒋能杰的第一部剧情片。说来可笑,我糊里糊涂地将其视作纪录片看完了。这当然与我是个电影门外汉有关,但导演也说过片子里很多素材是真实的,他又坚持使用长镜头,尊重生活原貌,给电影打上了浓重的纪录片烙印。纪录片也好,剧情片也罢,目的都是逼近真实,促成我们反思。如果这个过程中,因为叙事更吸引人,观影体验更好,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我想无论对电影人、对观众、对电影所关照的社会问题都是好事。
两年前,我在看李睿珺导演《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时,就跟“包场”差不多。但近来《二十二》、《路过未来》、《米花之味》上映后,观影的人明显多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在满足于爆米花电影,开始关注并喜欢真实色彩更浓的纪录片或剧情片。这真让人高兴。《矮婆》此时面世,赶上了好时候。
大家在谈论《米花之味》时,有人谈论信仰,有人谈论教育,有人谈论文化碰撞。《矮婆》也如此,仅仅从留守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它,或许浪费了电影的多重意义。我觉得《矮婆》的社会学意义不容忽视。电影讲述了“矮婆”小云洁一家的一段生活故事。她与奶奶、妹妹在农村的生活,以及奶奶去世后随父母去城市的一些遭遇。这个故事折射出了一个群体的基本处境。小云洁们的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往往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边缘,小云洁们及其爷爷奶奶们被留守在农村,壮年劳动力大量抽离加剧了农村的衰落。蒋能杰在首映礼上说:“我拍这部电影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待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如果你也看过他以前的电影,就会发现,他从来呈现的都是:家乡人的现实生活。我们把家乡人细分一下就是:打工者、留守儿童和老人。当然不外出打工的人也有,带着孩子外出的也有,但是少。
如果你认为务工人员难以融入城市的原因是他们没文化,没能力。那你真该去看看关于白领和“蚁族”的调查报告,去看看他们融入城市的状况。白领阶层和工人阶层占据了社会的绝大多数,如果他们大多难以融入城市生活,难以享受基本的市民待遇,他们的子女难以享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你还会认为这是个体的无能造成的么?也可能会有人说,城市里融入不了,那就回乡村去啊。那我就想请你关心一下粮食和蔬果的价格,再看看学费和医药费的情况,他们正是因为家计问题出去的。打工群体是被制造出来的一个群体。而他们又制造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小云洁很乖巧、懂事,她在家洗碗、烧水、做饭料理家务,还要去地里做一部分农活。俨然是个小大人。相对于她疾病缠身的奶奶,云洁才是家里的支柱,一个个头矮小的婆婆。即便是父母外出打工,云洁一家的生活也很艰苦,早餐常常是红薯。妹妹参加节目表演的新衣服,给奶奶出了不小的难题。甚至连坐校车去学校的钱也出不起,只好步行往返。更别提奶奶干耗着的重病。寻常日子还好打发,赶上事情,父母缺位造成的影响就被放大了。哪怕是很普通的一场雨,都能给云洁一家造成不小的麻烦。她需要半夜起来四处用锅碗瓢盆接漏。赶上收稻谷,如果没有亲戚邻居的帮助,那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她在学校成绩不佳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当你只在夜晚才有空勉力完成作业,而又无人可求教,老师还随时可能会逃离时,还能有好成绩那真是天才了。至少小云洁还在认真对待功课。他的不少同学,已经暗自将心思放在了外出打工上。蒋能杰的另一部作品《村小的孩子》里,有个孩子直接说:“我的梦想是出去打工。”电影中小云洁看到自己同学坐在车上外出打工时的眼神让人难忘。
《矮婆》里有两处讲到死亡。一个是溺亡在水塘里的孩子,一个是死于尘肺病的奶奶。你很难不从中体会到导演的忧思。奶奶去世后,小云洁随父母去了城市,而后又因为无法顺利入学,云洁的妈妈陪同姐妹俩重回乡村生活。我曾在北京五环外一个打工子弟学校做过一个调查,跟学生家长们谈起孩子未来几年的教育打算,不是还没考虑过,就是决定要回老家。因为孩子们在这里很难有学籍,在北京无法参加高考,与老家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尽相同。而妈妈们决定返乡陪伴孩子已经是现实情境里,对孩子教育来说很好的解决方案了。
对于妈妈陪云洁和妹妹返乡之后的生活,蒋能杰的电影没有涉及。《米花之味》却像是《矮婆》的同题延续,我们可以窥探一下,母亲回来之后怎样?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让他们看到了留守儿童的另一面。的确如此,留守儿童这个概念的确让我们更多联想起痛苦、贫穷、艰难。而《米花之味》让我们看到了在佛寺蹭WIFI玩游戏,排成一排吃着零食去上学等等活泼的一面。蒋能杰的电影《加一》也有女主人公加一和她弟弟以及小狗玩捉迷藏游戏的画面。与同学们玩闹嬉戏的镜头也不少。但我觉得电影语言上的轻松、甚至幽默,是一种表现手法。并不会削弱主题的严肃与沉重。毕竟你总是用苦大仇深的叙事方式,会容易惹人生厌。轻松地去写沉重,反而更容易打动人心。
无论电影暗藏了多少叙事脉络,叶喃和喃吭母女之间的互动仍然是《米花之味》的主线。傣族村寨的物质生活虽然丰裕了不少,留守多年的喃吭也还是染上了很多不良习惯。她说谎话、偷窃佛寺的钱、沉迷网络游戏等等。最让人揪心的是她与母亲爱而不亲的关系。叶喃刚回到家时,跟裹在被子里的喃吭之间的对话真是扎心。问:“喃吭,你为什么躲在被窝里?”答:“还是听声音的好”。重新建立女儿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并不容易。叶喃在网吧里发现女儿通宵玩游戏时,在女儿因偷窃而被警察带走时,在得知女儿糟糕的成绩时,都让她有逃离的冲动。但最后她还是没有再离开女儿。而因为这份坚守,让她重新赢回了女儿的爱。可是,有几位妈妈有叶喃的耐心和坚定?有多少妈妈所生活的地方有傣族村寨这般富裕、良好?我们当然希望小云洁们都能成为喃吭,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喃湘露呢?那个生了重病才得见父母一面的可怜女孩。她是多少留守儿童逃不脱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