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生病了,咳嗽反反复复,发烧,然后发展成支气管炎。带孩子跑了好几趟医院,换了三个医院,累得没顾上自己,大人也跟着生病发烧了。
幸好丈夫休假了,不然真不知道一个人怎么扛,可能会崩溃吧……
带孩子去的第一个医院是家附近的市中医院(只需要10分钟左右路程),三甲医院。第一次去运气好,医生有在上班,顺顺利利看完医生拿了药回家。
第二次,还是去的这家中医院,儿科的医生一位都不在,儿科门诊也是空荡荡的,又不是周末双休日,那天是工作日,这对一个这么大的市三甲医院来说,不太合理吧?
看见好几个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跟我一样,也扑了空……
问了前台的护士小姐姐,说这连续几天儿科医生都不在,得等到周六……
小孩子生病怎么可能受得了这样拖延!
无奈,带孩子跑了老城区的中医院。医生看病简直跟走马观花一样……然而,孩子吃了好几天也不见好,晚上还睡不踏实哼哼哼的小声哭,终于在一天晚上发展成发烧……!
第二天等退烧后,带孩子换了个医院看,市附属医院,也是个三甲医院,我们去的是医院的儿童急诊门诊,这个医院是传说的“迷宫医院”,面积大,但是路标、门诊标识不清晰明朗,找科室,看医生,排队叫号,找检验科室拍片,缴费,拿药,打吊瓶,做雾化,光跑来跑去在路上花的时间就要半天……
而这些窗口绿色通道,永远是关闭着的……
形同虚设的优先窗口,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作为这类人,真的来看一次病特别不容易,身上背东西,手里扛着娃,来回跑,也没法像别人一样让家人帮忙一起照看孩子,完全一人扛着……总是呼吁要让全社会尊崇我们的职业,提高待遇,就应该先不要让我们家属看到这些虚假的形式主义而寒心啊!因为职业缘故不能陪伴守家,遇到这些困难的孤立无援,请问如何让我们支持这份职业并好好干下去呢??
再者,为什么现在的医生还有医护工作人员,对待来看病的人就像对待文盲一样呢?态度很差,多问一句就极其不耐烦?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医学,法律,商业,只是你们在医院工作上擅长罢了,着实不应该变成态度差,高冷不耐烦的资本啊?哪天如果你们也遇到同样的困难呢?面对同样的对待呢?
监管制度在哪里呢?监督部门在哪里呢?是不是也是形同虚设呢?
人与人之间真的需要互相尊重,没有职业高低之分。这个社会,真的需要多注入点爱心暖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知道,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怎么对你,不止对个人,社会群体也是这个道理,你这里形同虚设,别人那里也会对你虚设,让你吃闭门羹,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