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爱玲,脑海里自动浮现她的那张黑白旗袍照,孤傲,高冷。
读完《小团圆》,脑海里自动浮现她的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虱子。
就个人而言,张爱玲的冷眼看世界的风格我并不喜欢,坚持把《小团圆》看完也是因为这本是大学时期院长安排的作业,看了几页实在不感兴趣,就洒脱得上台说因为不喜欢所以没看完,导致院长出现了一副要把我塞到他嘴巴里嚼碎一样的表情,至于寒假回到家还让我重写读后感就是后话了。
毕业多年后想起这件事,会圆滑得觉得自己当时太傻,根本没有和院长杠上的必要,哪怕百度几篇评论拼凑一下,也比因为我不喜欢所以我拒绝去做要好得多。不得不感叹一句,初生牛犊是有点傻。
一旦想起来了,就零零碎碎把整本书看完了。《小团圆》被公认是张爱玲用第三人称描述一生的自传,当完浏览完这传奇女人的一生,心里只是唏嘘。没有功成名就,没有机遇挑战,她一直在亲情与爱情里挣扎。我似乎几天之内看完了一生,又好像什么都没看过。
感觉全程像在一条名叫九莉的小溪旁跟着走了一路。看见了小溪里的石头、水草、小鱼、落叶,它们都带着各自的名字出现了,然后又默然退场,数量多且杂。我们早已习惯小说电影电视剧里,龙套必然带来转折点的套路,而在《小团圆》里,很多人名都无需记住。人生本就是如此,我们不能什么都记得,不能什么都带走,也不能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生命产生什么重大意义,更不能让某某一直留在身边。
想起标注点喜欢的句子已经是看到一大半的时候了,现在看回来才发现自己当初被触动的点也颇为奇怪。例如下文。
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开篇看到的这句话,让我有一种看盗版书的感觉。本以为张爱玲风格应该是辛辣,正如那段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般看穿人性。而这句话如此细腻,就像一个少女背对着关紧的窗户站着,听着水声,想着情郎。
自欺欺人仿佛是成长的自带技能,尤其在爱情里,人们能找出的理由比在工作中找出的还多。不同的是,爱情里的大部分自欺欺人,是在为对方找理由。
很多人会选择爱得卑微,正如那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不过我更愿意她打开窗,发现阳光正好,穿上自己最爱的衣服,去找自己最爱的人。
昨天枪林弹雨中大难不死,今天照样若无其事的炸死你。
一直无法想象,如果我活在炮火连天的时代里,在每天考虑生存大于生活的日子里,能熬多久。只有在时刻绷紧的时候,你才会知道那样东西的重要性。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我们甚至不会知道明天还会不会巧克力。
忽然想起我的大姨,在接到她去世消息的前一天,我还去探望过她。她睁着几乎看不见的眼睛和我聊着工作,家庭,对象。临走前还习惯性给我塞钱,而我摆手说以后等我赚钱了要多给她。然而这个以后却不再有,就在一天后,我就被告知她已经不在了。
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就像看多少次《唐山大地震》都会哭一样,尤其是那句:“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国家主义是二十世纪的一个普遍的宗教,她不信教。
国家主义不过是一个过程,我们从前在唐汗已经有过了的。
前段时间的南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微博朋友圈各种网站铺天盖地的帖子,而我的心却没啥起伏。
爱国似乎必然存在于每个人心里,多少影视作品里,一个普通的农民也能为国捐躯。我想了想,我似乎不能。这不代表我不爱国,而是国家这个词对我而言太虚渺,根本无法谈爱与不爱。
就我个人而言,我同意张爱玲的这番话,国家主义是一个宗教,你可以信与不信,这是个人选择。你可以在网络上声讨菲律宾,也可以继续吃着芒果干,但只要国家说,别吃他们家芒果干,我就会换别家。似乎我能做的也只有这样。
蕊秋楚娣刚回来的时候,竺大太太也问:
“喜欢二婶还是三姑?”
“都喜欢。”
“都喜欢那不算,两个里头最喜欢哪个?”
“我去想想。”
“好,你去想吧。”
人们都爱通过比较来凸显自己的重要,正如那永恒的问题:“如果我和你妈掉下水,你先救谁?”。
自己反感这样的选择题,但在问题问出来的那一霎那,往往心里就悄悄出现了答案。
也许是情感倾向,也许是利益使然,反正生活不会让你两头都得到,“都喜欢”这种模棱两可蒙混过关的技俩并不管用。
小九莉无论说哪一个都会得罪另一个,但是反过来想,那被选择的那个就会比较疼爱她了,倒也没啥坏处。
生活里充满选择题,与其逃避不回答,不如早点给出答案。因为下一次的选择将更难抉择。
忠厚乃无用之别名。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张爱玲,用最随便的口吻,说出最真实的话。(但是查了一下,好像原话是鲁迅说的?)
我们什么时候会夸一个人忠厚?答案是他没有突出优点的时候。
我们也宁愿被别人夸奖聪明、能干、美丽、性感,而不是善良、老实、忠厚。
我们需要忠厚老实,但我们更需要聪明能干。如果二者只能选其一,我选择后者。
因为一个经常被夸忠厚的的人,一般处于社会的底层。
蕊秋正说着:“跟着我走,要担心两头都看了,没车子——”忽然来了个空隙正要走,又踌躇了一下,仿佛觉得有牵着她的手的必要,一咬牙方才抓住。
她的手抓得太紧了点,九莉没想到她的手指这么瘦,像一把细竹管横七竖八夹在自己手上。
这段话看得心疼,我们听得太多血浓于水,看到太多亲情本来的样子,但有些亲情相处方式就是与众不同。
有时候觉得亲情是种强买强卖性质,父母不能保证喜欢儿女,儿女无法选择父母。他们之间靠亲情这种虚渺的精神层面纽带连结着,倘若断了,会有一方是错的吗?
父母应该喜欢儿女,因为他们是你们带来世上的,就需要负责;儿女应该喜欢父母,因为他们含辛茹苦抚养教育,你需要回报。
亲情只是一个容器,重要的只是我们往里面灌注了什么。
洗了脸出来,忽见翠华下楼来,劈头便质问怎么没告诉她就在外面过夜,打了她一个嘴巴子,反咬她还手打人,激得乃德打了她一顿。
前一页还看到九莉在蕊秋家过夜,翻页便来了个天翻地覆。
每次看电视我总会和弟弟激烈辩论,他总是提出各种逻辑漏洞,而我总是认为因为我们开了上帝视觉。
例如他肯定会说乃德为什么不听自己亲生女儿,而是听一个后来娶进来的女人。
但是大部分家长不都这样的吗?长辈与小孩发生争执,必然是呵斥小孩一番。就算小孩有道理,也会扣一顶不尊重长辈的帽子。
我们总是认为小孩子爱说谎,其实扭曲黑白是成年人才最爱用的手段啊。
她想到跳楼,让地面重重的摔她一个嘴巴子。
这是一种后悔得想死的最佳描述。
“你的脸上有光。”他忽然有点纳罕的轻声说。
喜欢一个人,总会觉得对方在发光。
是太阳的光,温暖,舒服,可以肆无忌惮伸懒腰。
是月亮的光,静谧,通透,可以放下防备安稳睡。
是星星的光,闪烁,繁多,可以随时想起来就偷笑。
生命在你手里像是一条蹦跳的鱼,你又想抓住它,又嫌腥气。
和平年代谈生命似乎过于沉重反而显得矫情,我更宁愿这样形容生活。
快节奏的生活,互联网的便利让我们忘记那条通向成功的路叫努力,只记住了有一条捷径叫天赋。
世间大多的是普通人,躺在床上看别人成功的普通人。
也曾想过改变自己,改变现状,就像吃了多年的咸鱼白菜,想吃鱼了,但是鱼的腥气让他们却步,他们觉得麻烦,从姜葱蒜去去腥这步骤比吃咸鱼白菜多了不止一两步,于是就算了。
很多东西我们之所以想要,就是因为得到的过程不容易。
想得到什么,就肯定要失去点什么,这世界总是守衡的。
野兽在幽暗的岩洞里的一线黄泉就饮,泊泊的用舌头卷起来。她是洞口倒挂着的蝙蝠,深山中藏匿的遗民,被侵犯了,被发现了,无助无告的。有只小动物在小口小口的啜着她的核心。
不多说了,我去探险了。
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
一段关系破裂之后,你可以扔掉他送的礼物,烧掉一起的合照,但回忆还会在,你们之间还会被各种人事物所连结。
我们要做的只是承认它们的存在,并告诉自己,这些对现在的你而言毫无意义了。
人生每一个新阶段,我们都会遗忘一些旧关系,建立一些新关系。有些正如长城一样壮阔,但倘若你蓦然发现自己许久没登长城,跃跃欲试登一次却发现景色不再,不必拘泥于当初建造师如何辛苦,就让它安安静静呆在那儿吧。
蓦然才能长城已经无用,那证明你脚下踏着更让你舒心的新建筑,那又何必一直往回走?
没有人能抹掉过往,也没有人会陪你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