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放牛班的春天》大概距今已有两三年,可记忆犹新。我想,但凡是看过这个影片的人都会为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所沉醉。这部影片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3分。整个影片按照回忆的方式,以代课音乐老师马修的视角,娓娓道来了他在“塘低”男子寄宿学校的所见与成长。实际上,影片以马修的视角揭示了二战后法国社会教育功利,人权沦丧的现实。
该片主要讲述了二战后法国的乡村的一家男子寄宿制学校,马修作为一名代课音乐教师在里面的工作经历。学校里面有许多被父母、社会抛弃的贫民家庭孩子,屈指可数的几名老师,和一个无能且势利的院长。马修从一开始对新工作充满期待,逐渐体会到孩子们所面对的非人待遇,到最终被孩子们所打动,宁愿放弃前途。从马修的日记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马修个人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之中,我们更应该探索的是每类人的心路历程。
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出战后法国教育的现状,甚至是全世界对教育问题的轻视。影片以小见大,以点见面。其中,孩子们代表了战后全世界儿童所面临的困境。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老师的教诲,受到以院长为代表的恶势力的欺凌。老师们则代表了冷漠的普通人,没有感情,内心对他人充斥着不信任。马修则是致力于教育革命的代表人物,他不断以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他所看到的世界。此外,自私势利的院长,包括看似温柔的校女董事,也不过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既得者。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各种阶级代表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我们不妨从三类人来体悟他们各自的成长。
第一类人:孩子是战争年代与功利资本主义的受害者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列夫·托尔斯泰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话,幸福的家庭衣食无忧,生活相似。可一个家庭不幸的理由有太多了,或是天灾人祸、或是突如其来的疾病、或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黑暗腐朽等等。可对于“塘低”的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不幸却是与托尔斯泰所说不同。他们毫无疑问都是不幸的人,可是不幸的理由却相差无几。他们的父母不是死于二战,就是勉强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底层。于是他们的父母,或是当地的有关部门,就将他们送到“塘低”学校,往后的一切就由学校说了算。父母健在的孩子每周尚有一个“探监日”,能有机会见到父母;至于父母死在战争中的孩子,生死全由学校掌控。这样的孩子多不胜数,其中最典型的两个孩子就是佩皮诺和莫杭治。
·佩皮诺由沉默寡言到学会信任
佩皮诺是全剧镜头中看起来最小的一个孩子,自幼父母双亡。其他老师告诉马修,佩皮诺的父母在二战时期就已经不在了,可是佩皮诺每周六都会站在学校门口的铁门,期待着父母来接自己,无论别人怎么告诉他都不为所动。这样一个固执,年幼的孩子必然是不被其他男孩子所理解的。作为同学中最小的一员,佩皮诺每天所遭遇的不是来自大孩子的关心,而是怀着满满恶意的捉弄与欺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久了,佩皮诺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
马修在课堂上要所有的孩子写下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想要从事的职业。当时,所有的孩子都写了,只有佩皮诺无动于衷,也极少回答马修的问题。马修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并且一直试图引导他。在这个学校里,院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人,他会肆意体罚犯了错的学生。当院长问佩皮诺问题的时候,马修尽力去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不停地打手势告诉佩皮诺答案。我想,这正是一个从小封闭自我的孩子学着去信任的转折点。
佩皮诺真正向老师马修打开心扉的节点,应该是在马修给班上的学生分配合唱团角色。马修通过让学生按次序走上台唱歌,将他们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轮到佩皮诺的时候,这可怜的孩子怯生生地说道自己不会唱歌。此时,马修老师的做法堪称典范。他没有像其他的老师一样打骂逼迫,也没有坚持去鼓励佩皮诺唱歌,而是给佩皮诺安上了一个“合唱团指挥助理”的头衔。这也正是马修老师的高明之处,对于一个长期封闭自己的孩子来说,坚持鼓励反而会过犹不及。而此举,真正给了佩皮诺尊重,无关年龄大小,无关身份尊卑。也许,正是这个时候开始,佩皮诺真正依恋上了马修老师,决定去打开心扉。
以至于后来在马修老师和院长真正闹翻的时候,佩皮诺义无反顾地背上自己的小行李,走了很远,找到马上就要上车的马修,祈求老师能带他一起走。这是佩皮诺真正成长为一个敢于尝试的孩子的表现,是马修给了他强烈的信心与信任。佩皮诺坚信马修老师的善良,他已经到了一种盲目的地步,相信老师一定会带着他一起走。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最高的信任,无过于言听计从的信任。马修对于佩皮诺的地位,其实已经成长为孩子对父母一样的那种最高信任,是言听计从的信任。
·莫杭治从自尊倔强到找到自我价值
莫杭治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正是战后法国贫民阶层的典型代表,虽然对莫杭治充满了爱,但是迫于生计,只能把莫杭治送到“塘低”学校,自己在一家餐厅没日没夜地打工赚钱。正是在这种生长环境下,莫杭治内心极度自尊敏感,一方面渴望来自母亲的爱,另一方面又羞于表达出对母亲的爱。不同于佩皮诺,莫杭治在孩子中算是年龄比较大,身材比较高,通过打架等一系列叛逆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自卑感,特别是当有人诋毁他母亲的时候。
就是这样一个极度封闭的孩子,最终却被马修老师所打动。马修老师懂得这些孩子们最缺少的是什么,不是像成年人那样追求名利,相反,他们所需的仅仅是来自长辈的信任和肯定。虽然马修的前任教师离职时再三叮嘱要小心莫杭治,换言之,就是说将他冷落在一边最好。可是,马修偏偏不死心,他的第一节课就对莫杭治相当照顾,让他上台来维持纪律。看似小小的一件事情,却能体现出对莫杭治相当高的信任度,这也正是莫杭治脆弱的心灵所希冀的东西。
影片中,有非常经典的一幕,将莫杭治的自尊倔强一览无余。在马修发现了莫杭治对音乐的天赋之后,让他成为合唱团独唱。这时候,可以说莫杭治已经对马修老师相当有好感。马修认为莫杭治的天赋不应该浪费在这里,于是和莫杭治的母亲交流把他送到音乐学院深造。可是莫杭治敏感的内心觉得马修之所以对自己百般照顾,其实是打自己母亲的主意,于是一盆墨水泼到马修的头上。
其实,从这里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莫杭治的倔强。无论是莫杭治还是佩皮诺,都是这群可怜孩子们的典型代表。当莫杭治将墨水泼到马修的头上时,孩子们群起而攻之。惧怕惩罚是一方面,但是正如影片一开始有孩子恶作剧伤到了神父马桑大叔时,没有一个人敢承认,也没有一个人想要供出作案者。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随着马修的真心相待,孩子们也潜移默化地从内心接受了这个胖胖的、和蔼的光头老师。
至于莫杭治真正的成长,是在女董事要求学校合唱团演出的时候。作为扔墨水的惩罚,马修替换了莫杭治的独唱部分。可以说演出的时候,莫杭治小眼神里透露出的是满满的幽怨。但是马修老师果真没有让观众们失望,他在合唱团唱到高潮前,示意莫杭治进行独唱部分。
我想,在那一瞬间,莫杭治真正才能模糊地感觉到马修老师的一片苦心。莫杭治的眼神中包含了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也是第一次学会感激。马修用行动告诉了他,做错事情要接受惩罚,但是同样给这个敏感的孩子留有自尊与信任。不仅仅是莫杭治,当马修老师示意合唱暂停,向莫杭治发出邀请的时候,在场的所有孩子,甚至是老师,心灵必然感受到了震撼。在那一刻马修的灵魂是高大的,每个孩子都隐约感受到了宽恕的意义。
第二类人:老师们的冷漠被真诚所打动
在剧中,老师们虽然是配角,但是确是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马修作为新来的代课老师,对学校的一切一无所知。孩子们则内心敏感,对大人们提防不信任。这时候,老师们便是马修了解学校的最直接的途径。在马修初来乍到的时候,即将离职的老师哈让先生一脸平淡地说着一切,仿佛他不是这个学校的老师,而是置身事外的一个路人。这种置身事外,在影片中有着非常直接的体现:哈让先生明明知道伤到神父马桑大叔的凶手是谁,可是却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冷漠的不仅仅是哈让,沙贝和朗古卢瓦也是整个学校出镜率最高的两位老师。当马修第一面见到朗古卢瓦,并向他问好时,朗古卢瓦瞥了一眼马修,眉头一挑,说到:“像您这个年纪做学监?”搞得马修非常尴尬,幸好马桑大叔打趣道:“他已经不会笑了。”沙贝也是差不多的表现,在发现学生偷了马修稿子时,虽然马修为学生打掩护,但是明显沙贝仍然很不满意,差点连马修一起骂一顿。
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表的资格。——马丁·路德
正如马丁·路德所说的那样,没有人生来是块不懂音乐的木头。音乐无国界,并不受语言的限制。当悠扬的旋律响起,心灵往往最先沉醉进入音乐的世界。也许有人生来五音不全,但是并不影响他对音乐的感受,因为这是一种单纯的对美的享受。无论是不苟言笑的朗古瓦卢,还是急躁的沙贝老师,其实他们本身并非要表现出这种拒人于千里的态度,只是生活所迫。作为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法国,没有人重视教育,没有人关注底层教师的想法。作为老师,何尝不愿意和学生亦师亦友。只不过,在这个黑暗的年代背景下,学生封闭了自己,老师也不过只求自保。
也恰恰是这种来自音乐的感受,直击心灵,让两位老师真正明白了孩子的纯洁。小孩子天性喜欢捣蛋,特别是男孩子们,缺乏父母的爱让他们更想证明自己。马修让所有人看到了孩子们的无限潜力,让所有人明白了,并不需要所有的孩子像莫杭治那样成为音乐大师,但求每个孩子都曾经被爱所抚摸过,被音乐所点亮过,足矣!
第三类人:马修所代表的少数教育革命派的成长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 巴金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时代都会造就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我认为,马修所代表的正是不拘一格,敢于同教育顽固派对抗的少数教育革命派的典型代表,正是法国战后教育领域的英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正是看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马修老师从事教育,从来不指望自己以此获利,而是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工作,直至去世。
电影中的马修老师的人物构造是鲜活的,立体的。作为普通老师这一社会地位不高的阶层,他并非是圣人,他也会犯错。在刚到学校的时候,校长算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在寻找弄伤马桑大叔的凶手时,校长让马修按照名册随意指定一个学生出来受罚,美其名曰是马修初来乍到,谁也不认识,不会包庇谁,这样最公平。马修左右为难,可还是在校长的威逼之下昧着良心点了一个学生。可点出来的学生恰好是不可能作案的学生,就连校长的表情也反映出了这一点,可校长还是让这个孩子代人受过。他这一次在恶势力的逼迫中选择了屈服,我想,马修先生的内心是难过的。初来乍到的马修遭到了其他老师的冷遇,学生的捉弄,校长的嘲讽,可谓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了。
困难并没有击败马修。他试着从学生入手,并不像一般的老师或者校长体罚学生,而是采取一种相对更温和的方式去感化学生。对校长有些惧怕的他,鼓着勇气去请求校长能给他权力建立一个合唱团。虽然结局当然是被暴躁的校长冷嘲热讽,但是所幸校长还算同意了马修的请求。马修这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对孩子们的音乐培训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牢笼中,与孩子们日夜相伴的马修思考了很多,踌躇了良久,可他决定要坚持干下去,因为他发现,孩子们需要音乐的力量。即使是后来在校长勒令解散合唱团,马修仍能冒着丢工作的风险,坚持了下去。
正如前文所说,马修不是圣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敢于站出来保护学生,他在遇到心仪的对象时表现出了与常人无异的害羞与紧张,他甚至敢和校长据理力争,这些都可以说是主人公马修的心路历练,并且得到了成长。影片中特别震撼的一段是佩皮诺遭到坏孩子欺负,不让他上楼睡觉时,一向稍显怯懦的马修先生第一次说了狠话。在后来马修即将离职的时候,马修直面校长,说出了心里话,虽然无法改变离职的事实,却让所有的人看到了一个勇敢的马修,一名勇敢的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马修为了教育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从来没想过名利。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孤身一人,不留一丝痕迹。可是对于那些心灵亟待慰藉的孩子们来说,马修先生正如干旱中快要枯死的树苗,迎来了久违的甘霖。马修先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监,落魄的艺术家在“塘低”所生活的这段时间里,真正成长为了一棵大树,一棵能为孩子们遮风避雨,无惧黑暗势力的大树!
结语
这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包含了深切的师生情。马修老师,正如黑暗年代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前路,找醒了麻木的老师。他们在马修的影响下,不断成长,最终体会到了爱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