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的……
最近,我们恨心尝试给2岁半的宝宝立规矩,主要总看到我拿着手机,他就会想着拿我另一个手机去看他想看的,开始那个手机没设密码,所以他能轻松打开观看。这几天,我设上了密码,并告诉他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白天看了晚上就不能看。到了半小时或到了吃饭时间,我事先也跟他约定好了,可到点了,这小家伙就是不认账了。紧接着一顿哭闹,饭也不吃、地也赖上了……
第一次是爸爸上场,把他带进书房,其他人不进去,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两父子。爸爸就静静地看着他哭,并不停地给他擦眼泪,哭了好一阵子,(估计是哭累,也看到没人理他,自然就停了),两人笑嘻嘻的出来了,开心的吃起饭来。
第二次,宝宝又接着闹要手机了,被我拦了下来,便立马趴地上滚。我蹲下来跟他说“你答应妈妈每天看手机半小时的,现在时间到了就要停下来”。考虑到这小家伙肯定会想你们怎么能一直拿着手机呢,就接着补充“爸妈是因为工作需要,所以要天天用手机,手机很损你的眼睛的,你想还没上学就跟妈妈一样成为近视眼,天天戴眼镜吗”。
趴了一会,宝宝自己站了起来,我会心的笑了…
孩子本来就是可爱和不可爱的组合。中国古人在《礼记》中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处理对孩子的爱和恨:“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无论孩子多么可爱,也需要知道他也有恶的一面让你去做规矩。不论孩子犯了什么错,你都要明白他毕竟是孩子,反思他的错误中你有怎样的责任,理性是融合爱和规矩的唯一溶剂。
规矩的根源是爱,人因爱而生,也为爱而活。人生要经历三个爱的阶段,学习三门爱的功课。分别是
初级阶段-婴儿时期。接受、体验爱;单向的接受理解爱。
中级阶段一青年时期。分享、同步爱;给予和得到的平衡。
高级阶段一父母时期。不求回报、充满理性;给予便幸福。
爱为规矩之根源,规矩为爱之保障。规矩和爱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规矩和爱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可以用银行的账户来解释。假设我们的爱在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存款账户。规矩和爱是对立的,在每次立规矩的当下都会用掉一部分爱的存款。合理的规矩就如良性的投资,会让爱的付出得到丰厚的回报,爱的账户就在积极的动态中更加健康充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我们平时要有爱的积蓄。这样每次立规矩时就不至于让账户透支。
其次,有了爱的积蓄必须尽早投资在规矩上,否则这个账户的资产就会贬值,甚至失去其存在的积极意义。所以,为人父母不仅要爱而知教,更要能用爱于教。当规矩和爱融合统在一个教育体系中时,爱即规矩,规矩即爱。表象上严厉的规矩,本质却是大爱:表象上的大爱,本质却是平严厉的规矩。这是教育艺术的高级境界。下面我就用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事来探讨这样的境界。
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经在那儿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先生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
平时严厉的陶校长对犯错误的男生却是一团和气。四颗糖体现的似乎尽是爱的褒奖,但其结果是让学生自己承认那很不容易承认的错误一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要让一个孩子能主动认识到这样深层的行为问题着实不易。因为孩子往往只看到别人不合理在前而无视自己的错误,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就是见义勇为。可以想象这位同学刚到校长办公室时一定有很多委屈,想着怎样为自己申辩。但是陶先生却用爱的方式让这位同学一下子领悟到了那深处的规矩。这个的规矩教育是在爱的包容中实现的。我相信这位同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爱的规矩。能将爱和规矩做到如此统一,陶先生真不愧为教育的艺术大师。
著名的《颜氏家训》中有这样明确的教导:“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中国传统教育中,百善孝为先。只有父母能做到威严而慈爱的结合,才能让子女产生这百善之先。
要实现规矩和爱的长远统一,需要我们平时有爱的积累。如果没有平时爱的积蓄,每次规矩都是透支,时间久了会彻底坏账。相反如果平时有爱的积累,虽然会支出但不会坏账。从长远来说,做规矩是一种爱的投资,若父母能量入为出的使用爱的储蕾,是为孩子的一生存下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