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事人本身例外的运用
在积极开发例外的过程中,督导者亦会运用类似前述的方式,来引导受督者觉察当事人个人的例外。其如:以评量问句邀请受督者评量当事人在某向度或某些特质上是几分?何以有此分数?这分数对当事人与受督者的意义与启发又是什么? 以关系问句询问当事人的重要他人会如何称赞与欣赏当事人的某些例外或改变?直接询问受督者,当事人在咨询目标的相关层面上,什么时候是当事人的问题没有发生、比较不严重或没有更糟的例外经验?
除了发问之外,督导者也可能在倾听的过程中去捕捉当事人的优点与例外,并直接分享之。当然,督导者除了直接回应,还会接续询问受督者以下问句,已检核或扩大此例外可能具有的效果:当事人何以能由此例外发生?当事人又是如何帮助自己的?对受督者来说,这些这些例外的意义与价值为何?
3、受督者个人的例外
如果受督者的目标是与个人专业成长有关,或者对该当事人的介入部分并无任何例外经验时,督导者可引导受督者去发觉自己个人在他相关经验中的例外与应对,以协助其承受或处理咨询中的挑战。
在探讨受督者个人例外之后,督导者会就受督者对他自己的肯定与欣赏,来强化与深入这些例外的细节,以使受督者将过去寄存的例外与此刻的督导目标做一连结。如此一来,例外的效果就不仅只停留于赞美,而更能成为推进完成督导目标的莫大力量与参考策略。
拿起又放下的手机:今天下午送儿子去学校,儿子特地告诉我有两个同学趁车,我当然爽快答应。没想到两个同学都拿着手机,儿子也提出要带着手机去学校,我问儿子的同学,手机拿到学校是交给老师还是自己秘密保管?他们说交给老师,我也没多跟儿子说什么。
下午三点半,到了校门口,儿子突然说要晚上再来,让我和老师请个假,我也没多说,就问晚上几点?儿子说六点二十上课,跟上晚上上课,原定下午的磨课活动我已经迟到了四十分钟,加上堵车更是让我感到歉意,无奈,只好把儿子带到了街上,儿子交给妻子,我赶忙去参加磨课,五点二十分,妻子发信息让我去接他们,总算是把儿子送到了学校。
例外:回来的路上,伊河桥堵车,只听砰的一声!我的反光镜被后边快速驶来的车给撞了个“镜仰马翻”,打开双闪,我下车敲了敲对方车的驾驶室车窗玻璃,一位女司机降下了车窗玻璃,问我是不是撞到我的车了,我说请打开双闪下来看看吧。还没等她走到我的车前,我一检查,反光镜无大碍,咱不能讹人,也不能影响交通呀,我就说,你走吧,开车注意安全,连连几声谢谢后,女司机上车了,大路通天各走一边嘛。
这时又接着和妻子聊起了儿子,可能是作为一位父亲的好奇,总想多了解一点儿子嘛。妻子告诉我,儿子没带手机去学校,还说儿子在教室后排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上午冒雨给神秘人物送零食(这些零食是提前买的,特地告诉女儿不能吃)如此等等。沟通就好,父母能听到儿女的心声很难得。
自己:可能是我说话太含蓄,含蓄到令人难以猜测?还是言不达意?下午聊天中无意中让一位朋友感到不舒服,我估计要屏蔽我几天啦,慢慢练习说话技术吧,不过我相信能听到心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