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语文课
作者:薄景心
步入初中,一切的一切,都发生着变化。学习目标需重新定位,学习方法需及时改进,学科陡然间增多,一切似乎都令我措手不及,甚至悄悄生出些许恐惧。幸好,命运让我遇上了她——我的年轻的语文老师,于是我的心在欣喜与忙碌中渐渐落定。她别开生面的见面课、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幽默机智的语言、简约而不简单的装束让语文课变成了我们最喜欢上的课堂。
虽然她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但她却在第一时间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抓住了我们的心。我记得第一次上语文课,她刚进班,我们就被她的年轻貌美给惊住了。在我们惊愕的目光和调皮男生的嬉笑中,她不慌不忙第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语文”两字,转身看了我们一眼,抿嘴一笑,又回头在黑板上刷刷刷地写下了名字、QQ号、电话号码和微博地址。瞬时间,我们觉得这美女教师离我们好近啊。原以为她接下来该像其他老师一样讲规矩了,她却说要做游戏,符合她所说条件的同学要在5秒之内站起来。“名字中有‘静’字的同学”“住在新城区的同学”“姓刘的同学”……同学们在嬉笑张望中又少了一层隔膜。不仅如此,刘老师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同桌组对,相互介绍对方。由于怕对方介绍自己不全面,我们拼命的向同桌抖底,也提醒自己一定要把同桌介绍清楚,以免对方不好好介绍自己。于是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同桌混熟了。刘老师笑着说:“以后同桌就是你的学习对子,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也能像今天一样完美配合。”哦,狡猾的老师!
刘老师上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又变化无穷。我最喜欢的就是“师生互换”。记得是上学期讲到《春》一课,刘老师带领着我们了解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又以“春草图”为例,讲解了文章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让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参考事先准备的资料,经讨论后派出一名代表来“当老师”,分别讲解另外四幅图中的修辞手法。“我来当老师?哈哈,我要当老师了!”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开始紧张而激烈的讨论,我有幸第一次就“当”了老师,别提多高兴了。我讲完“春花图”中的修辞后,其他组的同学给予了补充和修正,刘老师又小结了一下,还表扬了我们发言的人!后来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一个学期里开展了好几次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
说到语文辅导课,恐怕浮现在大多数人脑海里的都是做题、讲题或是抄写字词。我们的辅导课可决不会如此单调。就拿上学期开学不久的一次辅导课来说吧。早在上一周的最后一天,刘老师就分组布置了任务:一组搜集流行的广告语,一组搜集典型的告示语,一组搜集谚语、俗语,一组搜集有新意的店铺名(包括网店),一组搜集网络流行语,一组搜集影视歌曲流行语,一组搜集著名对联、匾额,一组搜集新奇或含义深刻的人名,还有一组“找茬的”,专门找故意用错字的广告语和店铺名。并要求我们尽量从生活中寻找,请教身边的人,实在不行再“万事问百度”。不用背课文?不用抄写字词?太棒了!同学们来到学校后争先恐后地想让刘老师看看自己找到的“秘笈”。刘老师却说:“慢,且留到辅导课上,山人自有妙计。”我们盼来了辅导课,却见刘老师拿着彩色的卡纸、订书机走了进来。她要求我们把所搜集内容装订成册,要有主编(小组长)、编辑、美工、装订工等。我们兴高采烈地干了起来:有人制作封面、有人给纸张排序、有人画插图……由于老师提倡自创名字,我们没有依照课本给的“集锦”“荟萃”等名字,而是新鲜的“‘联’通天下”“一‘名’惊人”等。虽然这节课比做题甚至上课还累,但我们却累的高兴,累的值得。
我们喜欢上语文课,并不仅仅是因为刘老师在课堂上总给我们惊喜,还在于她课上课下给我们的感动。同学想家了,学校电话排不上队,她就把自己的电话借给我们用;每每课文讲到动人之处,总能看到她眼中的泪花;她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们圈点勾画、勤查字典、合作学习;当我们叫嚣应把日本货全砸了的时候,她用一连串的数据让我们明白这样做的愚蠢,还给我们讲“与其赌一时之气,不如寻求双赢”的道理;……
我们的刘老师有一头乌黑的亮发,那是没有烫过、没有染过、也没有拉过的头发,年轻的她从来不穿造型奇特的衣服,更没有像某些学科的老师那样浓妆艳抹过。我们私下问过她为什么不像其他的年轻老师那样打扮,她便半开玩笑地说:“还不是怕你们跟着学呀!颜色越鲜艳的东西对皮肤伤害越大。”下了课,她总是变得有些调皮,“再说了,我觉得博学多识和从容优雅才是我最好的化妆品。哈哈!”老师,你不知道,其实你说这句话时的自信和霸气才是最让我们崇拜的。
我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语文老师,我喜欢这与众不同的语文课!
教师评语:
薄景心同学是一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通过本篇文章便可看出他较高的文字驾驭能力、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感受能力。此文调理清晰、语言简洁有力,这是一般的七年级学生很难达到的境界。她对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描写很细致,也很用心。美中不足的是,她没有提出疑惑和问题。而我自己觉得,课堂上我还没有做到真正的“愉快高效”,教学模式上还没有形成较固定的、适合语文课的模式。要想让语文课变成人人都想上的课堂,需要我做的,还有太多太多。
后记:今天太累,拿以前学生的习作凑个数。哈哈。重温被学生夸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