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的《象与骑象人》

事情没有好坏,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你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主要是心中大象的负面情绪反应造成的。


今天用黄金思维圈来看看这本“21世纪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心理学家”之作吧!

首先就标题,我们来看看作者眼中的“大象”和“骑象人”。海特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桀骜不驯的大象,一半又是理性的骑象人。桀骜不驯的大象指的是人内心的自动化系统,包括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等;理性的骑象人则是能进行各种理性思考,提出理性要求,但又无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

当内心大象遇到坏事时,其反应比遇见好事反应更强烈,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遇见坏事的反应更有生存优势,可是它的副面影响就是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放大负面情绪,让我们感到不幸福。所以,如果骑象人能够正确引导大象的话,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那具体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切身感受我们对于幸福的感知。具体表现则为,我们要对现状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这个判断是将现状和已经适应的条件做对比,看感受更好还是更坏,而非和过去的条件作对比。那什么是“已经适应的条件”呢?“适应”其实是神经元的一种特性,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神经细胞会逐渐“习惯”,对已经适应的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再之,现代科学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金钱、权利、地位等身外之物确实受到“适应原则”的影响,不会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就如佛陀所言,放下身外之物,向内求。事实真是这样吗?

就佛陀所言,后现代科学又发现其观点不够全面,因为确实有少数身外之物能够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值得我们追求。例如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感到幸福快乐,而快乐的人又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也是值得追求的身外之物,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全力以赴投入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就如花不脱女神说的“阶段性,集中力量,打硬仗”。

除了上面提到的适应原则,内心的大象在感受幸福的同时还遵循着进展的原则,即为朝着目标前进比达到目标来得快乐。每当内心的大象做对一件事情时,大脑会分泌带来快乐的多巴胺物质,但这样的满足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我们只有在向目标一步步前行的过程中,才会持续不断地感到幸福与满足。

最后,学会在生活中忙里偷闲吧,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风景无数”,大自然总能够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全新理解。


作者:乔纳森·海特,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被人们称为“21世纪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心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如何在组织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理论基础 在《象与骑象人》中将自我“心理”形象地比喻成骑在大象背上的人。 我手里握着缰绳,可以控制大象的行动。但只...
    跑在路上寻觅阅读 11,185评论 1 27
  • 我小的时候,不缺吃也不缺喝。父亲常说,自我出生,家里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到了农闲时节,一家人会精诚合作,做出各种美...
    石张明阅读 1,267评论 0 0
  • 恋人分手,有的成了好朋友,有的变成陌生人。许多年以后,或许相视一笑,当年依旧美好,牵着的手却会白头到老。 爱与情的...
    空气中的影子阅读 1,345评论 0 0
  • Oracle 视频里的三天课程简单笔记
    马建超阅读 1,722评论 0 1
  •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 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 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 也...
    乌鸦少年87阅读 1,5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