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绘本读物,里面字很少,但却让人感觉到一种水一样的真纯。
佑介班上的同学小安是个有自闭症的孩子,他常常在上课的时候自言自语,或者在体育馆举行开学典礼的时候爬上肋木架。但是大家并不责备他,都只是悄悄地关心他,耐心地教他。当小安大声喊叫,大家会静静地等他平静下来。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去阻止他,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无论是玩耍还是学习,大家都在一起,谁也不会丢下他不管,但也不会约束他。
有人欺负小安的时候,佑介会第一时间冲上去保护他。
长大了,佑介在邮局工作,小安负责信件投递。佑介有一次被领导训哭了,小安安慰他说:“佑介,没事了。没事了。”
小安虽然不会说太多的语言,但他懂得感恩,他知道保护友谊,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不可思议的朋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淡路岛上的残疾人福利机构“向日葵作业所”就是小安工作的地方。在那里工作的自闭症青年,每天都会到快递站收取信件,然后到作业所进行分类,再投递到需要的地方去。有时候他们会忘记地址,甚至因为找不到邮箱而惊慌。但是他们一直对工作尽心尽力。
作者田岛征彥在这里考察了三年,不仅查阅各种与自闭症相关的资料,还观察这些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跟小安的好朋友进行过多次深入的交流,才创作出这本绘本。这本自闭症题材的绘本获得了第20届日本绘本大奖。田岛征彥说:“没有哪个能像这本书这样,带给我这么多的喜悦。这本书本身就是给予我的最高奖励。”
在《不可思议的朋友》这本书里,我注意到三件事:
1.小安每天去上学,而且是和普通孩子一起上课,不是特殊教育学校。
2.同学们也没有把小安当特殊的孩子对待,既没有嘲笑轻视他,也没有超乎寻常地特别关照他。
这大概是小安能健康成长的原因。虽然智力和表达不是很好,却并没有因为区别对待而敏感或紧张,反倒保持着小小孩子的单纯和真诚。
有人说,对待残疾人最尊重的方式就是把他视为常人。他们就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孩子,只是脑电波跟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而已。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春风化雨般的自然的关怀,与普通人一样的尊重与理解。
3.小安有自己的工作。
在日本,很多像小安一样的孩子,都可以学着参与一些工作。而在中国,自闭症的孩子几乎没有学可以上,更别说学会什么本领然后养活自己了,这也是这样的家庭里爸爸妈妈们最担心的事:当我们老了,孩子怎么办?.....
忘记是哪个电视节目里有一个男孩,只是听力有障碍,就被止于校门之外。他的母亲为了让他跟正常的孩子一样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真是费尽了周折。何况是患有自闭症,常常会做出不可思议的举动的孩子,想正常上学简直不可能。他们多么需要我们的关心和体谅啊。
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自闭症这个话题。以前我以为自闭症只是封闭自己,不愿跟人交流,只是人际交往有障碍,现在才知道并不仅如此。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语言发育都比较落后,一般到两三岁时都还不会说话,还有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等表现。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自闭症患者已达6700万,发病率还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而在我国目前有1300万自闭症患儿,平均每10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自闭症。这真是个可怕的数字。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香港明星陈锦鸿复出了。他的儿子2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不跟任何人说话,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行走。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6岁之前是最佳治愈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就很难和正常儿童一样了。也是在几番求医无果的情况下,陈锦鸿毅然决定停止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关闭经营的酒楼,全家搬到郊外,只为让儿子敞开心扉。
开始孩子根本不理他,但他仍有耐心地跟他说话陪他玩,后来孩子终于接受了他。他花三年时间教会儿子上厕所,他讲三百遍教会儿子听懂一件事。终于他的儿子爱笑了,敢说话了,甚至考了年级第一,还代表学生上台领奖。(他上的是主流小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拨开云雾见日出了。所以他复出了,并且呼吁更多的人都来关爱自闭儿童。
《不可思议的朋友》是本温暖的传递爱的小书,它让成年人反思教育,小孩子学会宽容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