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联句大会巧重逢
五月的长安,柳绿桃红。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一派太平盛世景象。“小翠姐,你看,这是《乐府集萃》吧,我想买一本。”虹虹指着一本书向小翠道。“又要买书?那买胭脂可就没钱了。”小翠晃了晃手中的一串开元通宝。“没关系,胭脂先不买了。”虹虹毫不犹豫:“过几天就要开联句大会了,我要多读几本书。”
联句大会是长安城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的五月初五,长安城和附近郊县的文人骚客们都汇聚在长安城西门外举行联句大会,无论是男女老少皆可参加。大会采取攻擂守擂方式,按年龄分组即事即景出联对句,最后评出前三名者为当年联句冠亚季军,并推荐给长安学政以备授予功名。为了参加今年的联句大会,虹虹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但总感觉没有把握,所以才用胭脂钱买了书。对此,老爷、夫人、唐先生以及街坊邻居们都暗暗伸出大拇指夸赞她。因为虹虹再也不是那个不爱学习的野蛮女生了,她已经懂得为了学习而放弃心爱的胭脂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五月初五到了。这天,艳阳高照,百花竟放。人们早早地就聚集在长安城西门外等候着联句大会的开幕。一个长髯老者站立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高台上方一块大红绸布上写着“长安联句大会”,两侧高挂着一副对联,右侧一句是“以联会友”,左侧一句是“因文识君”。老者开场白之后宣布:“联句大会现在开始!”于是参赛的人们被分成六个组,分别开始比拼起来。每组设一个条案,上座一名记录人。有的将对句写在纸上,然后大声读出,有的则随口吟出,记录人立刻记下交给由学政邀请来的评审组以备评审。只见这边出句“风高秋月白”,立刻有人对上“雨霁晚霞红”;那边出句“壮士腰间三尺剑”,马上有人对上“男儿腹内五车书”……一来一往,捉对厮杀,对的精彩的立刻会引来一阵热烈的叫好声。那些对不上来或者超过时限的则立刻被淘汰出局,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不好意思地走下台来。
“山羊上山来”,在高台的一角,虹虹对面的小男孩儿说出了上联,“水牛下水去”,虹虹不假思索地对上了。“千年古树为衣架”,对方很快又出了上联,虹虹想起《乐府集萃》中有一句“大河若浴盆”,略一思考,于是对道:“万里长江作浴盆”,台下立刻响起一片掌声。按照规定,该虹虹出对了,虹虹向小男孩儿拱了拱手:“三光日月星”,对方皱起了眉头,在紧张地思考着,好像有点为难。很快,时间到了,虹虹胜出。
经过几轮比拼,只剩下虹虹在内的六个人留在台上。突然,虹虹眼前一亮,第三组获胜的那个小姑娘不是苗苗吗?那两只马尾小辫还是一翘一翘的,原来苗苗也来参加联句大会了。二人相见,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禁不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正在这时,传来一声长长地呼喝:“皇上、娘娘驾到!”“联句大会可喜可贺啊,朕出一联,你们替娘娘对出下联,要求不仅要对的工整,而且要切意,谁对的好谁就是今天的冠军,朕还要御赐他秀才功名。”皇上金口玉言,携娘娘正襟危坐。主持老者上前向皇上和娘娘行三扣九拜之礼:“请皇上句。”“好,大家听好了。上联是二人土上坐。这是前几日我和娘娘在御花园赏花时戏对的,娘娘对的非常好,看你们谁能对上啊”皇上向娘娘微笑道:“你可不许提示啊,一会儿你宣布答案。”
片刻沉默,大家都在思考。“二人土上坐”,这是个拆字对呀,二人在土上是个坐字,如何对得既工整又符合娘娘的身份呢?“一木林上森”,有人说道,皇上摇头。“一鸟风中鳯”,娘娘忍不住直笑。虹虹和苗苗商量,娘娘的下联一定和御花园的环境有关。于是苗苗问皇上:“请问皇上,您和娘娘是什么时间去的御花园?”娘娘已经认出了苗苗:“你不就是那个伶牙俐齿、为民直言的小姑娘吗?”苗苗点头。“哦,我和皇上是上月十六去御花园赏花,这和对句有关系吗?”娘娘有些不解。“我知道了!”虹虹叫道。“十六月圆,下联是……”“一月日边明”,虹虹和苗苗异口同声。“好啊,好一个一月日边明!但你们两个人都答对了,谁是冠军呢?”皇上有些踌躇,“两个人就都是吧。”娘娘一旁说道。于是,虹虹和苗苗双双赢得了联句大会的冠军,被御赐了秀才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