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临时和朋友一起吃了个饭,加上自己前段回顾之前写的一些东西,让我对自己的成长方式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审视。
回顾起来,其实越是过程艰难的时候,事后感受到的收获和成长通常更大,这应该就是往往很难的时候就是在走上坡路这句话想表达的内容。我反思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最怕的不是难,而是怕方向不对。同时感觉之前都是线性的成长,目前的思路或者实际的途径应该是量变到质变,感觉是传统的农业思维,想要多收获粮食,就多种,可是这样的成长逻辑在商业的社会,是否真的很适用?
当然不否认努力和勤奋本身就是很重要的,那些前20%的人都具备这样的品质,也同样也在践行。但是个人如果想要在现在的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我目前的认知是在这些品质之前,或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是要能帮助你实现向上跨步,而勤奋和努力的定位是要帮助你把向上新跨的这一步甚至几步走得更扎实,这样的逻辑是否更适用?
当然也有通过勤奋和努力,通过量变到质变的逻辑实现向上,但是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的途径往往是线性的,而非跳跃式或者指数级的,那些真正实现阶层跃升的人,往往都会有一步或者一两步,让他们脱离原本线性的成长,利用头部效应实现事倍功半,这个过程,一是借力,可以获得比原来更多的资源,加上原本的努力和勤奋,事半功倍的正向反馈会越加明显。往往是你向上跳到一个新的点脱离了原本的循环,这次跳跃通常也有二八效益,而且很明显,因为是二八的二八,甚至在头部效应的作用下,会是二八的指数。有点像借助向上跳的这个点,撬动杠杆,在头部的趋势里,不断借力将勤奋和能力的作用放大,也有点像自身搭建一个复利公式。
关于这个跳跃感觉有努力,有勤奋、有选择也有认知、思维或者格局,或者是单项,或者是综合,又或者这几项都只是占比很小的部分。现在的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信努力和勤奋的意义,只是我在想,在个人的成长中,努力和勤奋应该被放置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应该是一个多大的占比又或者我们对于他的定位是否需要调整才能实现最终的收益最大化。勤奋和努力是很难得的品质,如何将这些品质的作用被尽可能的放大,产生更大的意义和作用?最近突然有很多这方面的困惑,看不清楚但又好像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希望可以早点拨云见雾识得庐山真面。
感觉没太理清楚,如果有这方面经验或者困惑的朋友希望借这个平台能多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