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早上,我接到班主任张老师的电话,电话里,张老师夸赞女儿在班里的表现,并说:“这和您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听了心花怒放,孩子被夸也就罢了,关键我也被夸了,于是,我带着几分“傲娇”对女儿转述了张老师的话,只见女儿嘴角一抿,眼睛眯缝起来,撇了我一眼:“切!我的表现跟你没关系,你就是一个懒妈妈!”可女儿的微表情早已被我尽收眼底——羞涩、欣喜、对自己又平添了几分自信。
女儿说的没错,我的确是个“懒”妈妈。我的“懒”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女儿的生活事务,我“懒”得管。
女孩子都喜欢留长发,女儿也不例外,每天早上都要梳辫子,有时候还要求变换发型。自从我变“懒”后,梳辫子这件事她只能自己上手了。第一次自己梳辫子,女儿本来灵活的小手一下子显得笨拙无比,她一遍又一遍的捋着自己的头发,拿起一根皮筋往头发上扎,却怎么都扎不住,尝试了很多次后,皮筋绕呀绕,终于扎住了头发,可是碎头发满头都是,很多头发都没能扎进去,望着镜子里像小疯子一样的自己,女儿急的直跺脚。而我这个妈妈,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除了喊“加油”,我什么都没做。我看着女儿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一次比一次顺利,我知道,她可以做到的。后来开学了,我完全放手,让她自己梳好辫子去学校,有时候整齐,有时候乱七八糟,我有时会问她“需不需要妈妈重新帮你梳一下?”只要她说不需要,我便就省去了这个麻烦,乐得自在,随她去了。也许形象有点差,但是那又怎么样,她需要这个过程。
像梳头发这样的事还挺多。只要是她自己可以负责的事,我都“懒”得操心,该惦记的让她自己惦记着,该收拾的让她自己收拾着。我只负责在她真的忘记的时候,我“刚好”想起,然后提醒她一下而已。
渐渐地,女儿在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中,培养起了自己的责任心和自理能力。她真的可以越做越好,比如,她现在已经能给自己变换发型了,头发梳的越来越利索。
其次,女儿和小伙伴们的交往,我“懒”得管。
小朋友们的世界,也是一个小社会。喜怒哀乐,每一种情绪她都要承受与面对。所以,我“懒”得管她的人际关系。我见到女儿与别人最严重的一次冲突,是她被一个小男孩掌掴了脸。因为女儿不让小男孩吃维C,对方大发雷霆对她动了手。事后了解到是因为小男孩当天已经吃过维C,女儿怕他摄入量过多才不让他再吃。好心好意却换来几个巴掌,女儿感到非常委屈,也对巴掌心有余悸。我心疼的摸摸她的脸,问她:“那你以后还要再跟他玩吗?”女儿心里还有气:“不跟了!”我说:“可以。你决定就好。”后来,等她情绪平静了,我假装不经意的提起此事,帮她分析:“宝贝,其实你当时如果跟XX说明白是为了他好才不让他吃维C,或许他就不那么生气了。对吗?而且,他后来跟你道歉了,你们是不是还可以做好朋友?原谅一定比记恨更让人快乐。”
后来,意料之中的,女儿和小男孩和好了。女儿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的开心。小朋友之间的事情其实还挺多的,被抢了卡片,扯了书页,丢了橡皮,课本被乱画……女儿的委屈一直有,而我,只想做一个接纳她情绪,站在她身后鼓励她支持她的那个妈妈,事情尽量让她自己去解决,尝试多沟通表达,并引导她学会换位思考,多包容和理解身边人,同时,凡事都要先做好自己。只有自己做好,才有资格说别人。另外,一定要诚实。
有这样的思想根基,女儿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我曾经接到过一位家长的微信,特意感谢我女儿在学校对她孩子的鼓励和帮助。那一刻,我真的很为她骄傲。
我想,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应该是老母鸡,把孩子呵护在翅膀下,一遇到侵犯,就先用自己的喙去拼命。我们更应该是鹿,生下便教孩子如何奔跑,如何躲避危险,如何寻找食物,直到孩子成长的坚实挺拔,敏感又矫捷。
我这个“懒”妈妈,想一直“懒”下去,把更多的权力交到女儿自己手里,我相信这条非常朴素的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让她更独立更自信。我的孩子可能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我希望她有着阳光的心态,做一个真挚美好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