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亲戚家吃饭。我倒饮料的时候,给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侄女各倒了一杯。结果一个看也不看我一眼,一个跟我说了快十声"谢谢阿姨"。
毫无疑问,我总会感觉后面一个更礼貌一些。
孩子,说声谢谢不吃亏。
01
不久前,我去一家美睫店做睫毛。还没有进店门,一个约摸10岁的小男孩就蹦了出来,冲我咧嘴笑了一下,回头对老板娘说:"妈妈,有个美女姐姐来找你。"
你看,他到店门口迎接,已经让我感觉到温馨,又叫我"姐姐",而不是"阿姨",还加上"美女"两字,一下子就让我对这个胖胖的小男孩产生了好感。
老板娘笑着说,这孩子读书倒是一般,对人却很好,不管是来我店里的顾客还是他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他。
据说,有一次老师来家访,还没进他家门,小男孩就冲了出去,抱住老师的大腿:"陈老师,这么久没见你!我好想你!"
老师进了门,小男孩比妈妈还忙碌,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间或又黏着老师撒娇。他本来考试成绩不太好,老师打算叫父母督促他假期好好学习,可是看到孩子这么亲热,话到了嘴巴,就变成:"这孩子真是挺乖的,很让人喜欢。"
老板娘还在跟我说着小男孩的趣事,他已经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本杂志:"美女姐姐,我妈妈还要再忙一会儿,你先看看杂志。"
你看,会说话,不仅让他少挨了父母和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更多朋友的欢迎。难怪老板娘说:我儿子在,我生意都好不少!
02
晚上,我不想吃饭,就打算吃一碗炒年糕。
老妈厨艺不是很好,所以我打算自己做。还没等我动手,老妈嫌弃我笨手笨脚,已经拿着锅铲开始了。
结果才开始炒,油锅就起火了,老妈忙拿起锅盖盖上。可想而知,一碗炒年糕又被"糟蹋"了!
我恨不得脱口而出:"早就说了自己来炒,你看你又炒不好。"想想还是忍住了。
吃年糕的时候,老妈试探的问我:"味道怎么样?"我说:"咸淡还是可以的。"
没错,我本来可以讲,年糕有一股油烟味。我还可以讲,你炒的菜就是不好吃。但我最后只讲了优点。
刘墉先生在《你要学会看见爱》里,写过这样一件事。说的是他以前画室的墙上,总挂着几张儿童的涂鸦,是他一个学生的小女儿送他的。刘墉先生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那些画,但学生每次来,看到自己孩子的画挂在那么显眼的位置,都兴奋的不得了,还时不时送些孩子的新作品来。
刘墉先生写道:"于是你要笑我假了!但什么是假?什么是真?我觉得这世上最真的莫过于关心。我这样做,是表示我欣赏那孩子的情,也唤起了她妈妈的爱,我时时得到新的情爱,又提高了孩子画画的兴趣,不是比什么都真吗?"
的确,世上最真的莫过于关心。老妈的年糕不管难吃好吃,都已经烧好了。与其抱怨,不如欣然接受。不然,要是我喋喋不休抱怨不好吃,估计老妈就会说:"你有本事自己烧!给你吃了话还这么多……"
03
我以前说话也很直接,觉得自己是快人快语,还很以为傲。
遇见闺蜜衣服穿的不好看,肯定第一时间指出来:"你这件衣服丑死了!"
有一次,跟一个朋友吃饭,她擦了很厚的粉,脖子却没有抹,黑一截白一截,我实在忍不住,跟她说:"你的脸太白了!不好看!"话一说出口,朋友的脸刷的红了。后来虽然还吃饭,却总感觉她不是很自然,有意无意用手抹着脸,一顿饭吃的不欢而散,我心里也忍不住懊悔。
又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上课。其中坐我对面的同学,虽然画了很浓的妆,脸色还是很憔悴。我以为她是不是病了,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今天气色怎么这么难看?"她一下子怔在那里。这以后,我明显感觉到她对我态度很冷淡。而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几天她刚好来姨妈,肚子痛,但她又不想让大家知道,尽管她的脸色已经出卖了她。
小S在《说话之道》里说:"做自己跟没礼貌常常就是一线之间"。有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明明是善意的,但由于不会说,或者不挑时机说,反而让别人生厌。
比如那个肚子疼的同学,如果我是在课后,轻轻在她耳边问:"最近身体是不是有哪里不太舒服?"可能她会觉得很温暖。而那位没有擦好粉的朋友,如果我是拉她去洗手间,帮她一起补个妆,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
04
不仅仅跟朋友相处,很陌生人相处更是如此。
前几天,微博有网友爆料,说是在某软件点了外卖,因为和配送员沟通不愉快,投诉对方态度不好,遭到配送员发短信"还记得你点的外卖吗?我在里面加了一点我的尿,味道怎么样?"
虽然后来证实配送员是故意气这位网友,但总归闹了个不愉快。但在杭州,也有一个点外卖的姑娘,却因为一个简短的备注,获得了大家的点赞。她写道:"送餐小哥,我没那么着急吃饭,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如果超时可提前按已送达,或与我联系。辛苦了,谢谢你!"
你看,如果我是外卖员,看到这样温馨的备注,会舍得往她的外卖里"加尿"吗?我恨不得早点给她送到,不要让她的饭菜着凉,辜负了这位姑娘的一片信任。
所以,孩子,下次阿姨给你端茶倒水的时候,请对我说一声"谢谢"吧!多一声谢谢,多一份温馨,也多一份甜蜜,多一份尊重,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