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操控,维护自己的“购买权”?

参考书目:《无价》[美]  威廉·庞德斯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消费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被商家利用心理学操控着。看似主动的购入其实背后隐藏的可能是诱导消费。那么如何识破价格陷阱,掌握消费的主动权,成为理智的消费者呢?

价格奥秘

首先我们要清楚,需求,品牌效应等等因素会影响着我们对商品价格的判断,从而影响我们的购买意向及购买结果。

消费者所能评估出的商品价格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因为在估算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得出的价格不是经济学里准确计算出的数值,而是在商家操控下得出的心理结果。

价格骗局

不合理定价——通过使用高价物品对比其他商品,让消费者产生“捡便宜”的满足感。

捆绑销售——利用消费者“图划算”的心理,刺激我们的购买欲望。

折扣券——利用消费者“要实惠”的心理,增加回头率。

价格博弈

抢先报价——透露心理预期,抢占有利地位。

屏蔽选项——避开陷阱,理性选择。

坚定立场——明确购买意向,列出购买清单,维持自我判断。

今天的晨读非常有用,自己之前遭遇过几次消费陷阱而不自知,现在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嘿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