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并熟悉心理咨询接待流程,学习组成员分别扮演咨询接待人员和求助者,结合熟悉话术、模拟接待等方式完成预约沟通、咨询服务和跟踪回访三个最基本的接待流程。
二、初步了解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念,实现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解: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三、初步了解心理咨询师工作对象,以及是否定位为心理问题求助者的判断。
四、心理咨询所要解决的就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五、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对象与咨询关系的区别:求助人员是正常人,心理咨询师与求助人员是平等关系;而心理疾病患者是病人,与心理医生是医患关系。
(2)所解决的问题的区别:心理咨询涉及正常人的生活,不需要药物;而心理治疗涉及人的神经性疾病,需要用药物。
(3)解决问题的时间:心理咨询时间较短,不需住院;而心理治疗时间较长,且需要住院。
(4)标准化与程序化:心理咨询属于非标准化与程序化,较多样;而心理治疗是标准化与程序化,且非常严格。
联系:
(1)理论一致
(2)可由同一人实施
六、咨询伦理的作用与原则:
(1)为咨询师从业者以及咨询师行业提供规范、指导、保护和信任。
(2)心理咨询师在从业过程中秉承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和尊重的原则,为寻求帮助的人提供规范服务。
七、心理咨询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履行告知义务并签订服务协议
(2)依规保存相关资料和信息。
(3)妥善使用相关资料。
(4)做好团队中的保密工作。
(5)做好远程专业工作
八、心理咨询师要提高专业伦理知识与能力,避免“重技术轻伦理”的职业导向,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具有高度的伦理意识,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保守服务对象的秘密。
九、心理咨询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参加专业组织(协会、学会)是国际公认的专业人员成长的“必选项”。通过参加专业组织,咨询师可得到专业指导服务、专业信息服务、伦理鉴定服务、业务拓展支持服务等,可以与同行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
十、了解心理咨询师的内部设置、外部设置及其重要意义。
十一、了解心理咨询师在实务过程中的准备:场所准备、形象准备、情绪准备和接待来访者的信息、资料的准备。
十二、定义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人格特质,根据导师的催眠指导,明确自我概念。
十三、根据课堂上对自己的心理探索,完成如下句子,明确自我概念:
(1)我是一个温顺可爱的人。
(2)我是一个理性正直的人。
(3)我是一个务实、有担当的人。
(4)我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5)我是一个善于学习、有领导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