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礼尚往来”,还有句相近的老话,叫做“投桃报李”,所以,古往今来,礼就像衡量一个人品格的标签,被老一辈的人谨慎的贴在身上,然后,自然而然的传到了小一辈的人。
我爸爸有个古老的记账本,里面记得我出生的时候亲戚朋友们随的份子钱,有五毛的,有一毛的,两毛的,一块的,两块的,也有五块的。那时候物资贫瘠,并没有现如今动辄五百上千的红包。不过,对于随五毛份子钱的亲戚,爸妈都记忆犹新,每每说起,都会顺带的讲讲故事。
我结婚的时候,三地奔波摆喜宴,一套婚纱穿了脱,脱了再穿,站台似的挤着僵掉的笑在酒店门口做迎宾女郎,只为双方父母能够把这么些年送出去的礼金一次性赶本的收回来。酒尽人散,我问我妈:怎么才这么几桌?我还以为少说也有三五十桌呢!
我妈说:多少人现在都不联系了,为了结婚就巴巴跑去送张喜帖,这么露骨的事情实在做不出来,赶不回来的本就算了吧,家里办场喜事,真正高兴的没有几个人。
我结婚的时候已经二十九岁了,典型的大龄,在外面漂了足足8年多,亲朋旧友早就失散得七七八八了,所以摆酒的时候一个同学都没请。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结婚,喜帖一年比一年来得多,除了几个特别死党的,其余那些浅浅的往来我一概都想躲掉,但是礼性在那里摆着。
最阴魂不散的一次,我人在外地,也有同学打了电话来说:某某明天大喜,我去吃酒,帮你随个份子吧,等你回来再给我。
我大惊,说:为啥要帮我随份子。
同学说:人家让我通知你一声,既然你知道这事了,不能装着没听见吧?
我很不服气:听见又怎么样,我人在几千里外的地方,既然不能到场祝贺,那份子钱就能免则免吧,往后我结婚的时候,我也指望不到对方能到场恭喜。
同学说:你要不要这么抠门。
我说:当然要。我的钱都是自己辛苦攒的,要是这么热情的随份子下去,我非把自己弄穷了不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哦,也不是,然后轮到我结婚的时候,我就真的一个都没有请。反正请了也不会来,何必干这种拿着红色炸弹讨饭的事情。
11年我素衣还乡,为了很快把失散10年的朋友圈填补齐整,我在酒店里组了一场饭局,还特别例外的叫上了同学,又事先放话:只吃饭,不送礼。——因为既不过生日,也不结婚生孩子,没有送礼的理由。
家里亲戚来了个七七八八,同学来得却不齐整,不是这家孩子发烧了,就是那家老公加班没人带孩子,一顿饭吃完,递过来的红包全数都退了,只有一个同学,执着的不肯拿走硬塞在酒桌上的红包,无奈,只好提出私下里再请对方吃顿饭。
那次饭局约得很有效率,席间还聊起不少青春年少的往事,原本不怎么亲密的同学,就因为这个不肯回收的红包渐渐走得亲近起来。
那几年,回归故里,远离了在异乡举目无亲的凄惶,渐渐过回同学很多的生活,但是烦恼也常常会有。
小孩子疯长的几年里,经常一不小心就收到了礼物,无一例外的都是衣服,而且十之八九都是裙子,我妈忘性大,很多裙子从没上过身就穿不下了,所以,后来我恨不能拿大喇叭告知亲朋好友们:不要再给孩子买裙子了!
但是总有那么几个执着的,一边轻描淡写的买了,一边在塞给我的时候说:我没别的爱好,就是逛街的时候喜欢买东西,特别是看见小姑娘的花裙子,反正喜欢就顺手买了,买了又不能给我家小子穿,不补贴你补贴谁呢?
话说得如此天衣无缝,不接受还真是有点不领人情呢,只好满口感谢的收下,然后套在小朋友身上,十件有八件讨不到她的喜欢。但是不喜欢归不喜欢,这人情必须要记下来,于是春节的时候,我包了个红包给对方的孩子,结果对方说:哟!好大一个红包呀!
我立马就囧成一个大写的囧字。
红包真心不大,我也不愿意跑服装市场投桃报李的买衣服给对方的孩子,一来工作很忙没时间,二来买错了码数还得帮忙去换,三来万一对方的孩子跟我家的一样不喜欢那套衣服岂不是浪费表情。
又有一次,一个久不联系的师哥突然打电话,说老婆在外地受了孩子爸爸的照顾,心里很感激,所以想买点东西给孩子。我赶紧摆手说不用不用,家里不缺什么,别浪费钱,师哥说过意不去,执意要买点什么,过了两周,寄来一箱子吃的,几套衣服。吃的开了箱,都不是小朋友喜欢的,一半进了我本想减肥的肚子,一半拿去送了人。衣服套在小朋友身上,码数都不对,也不好寄出去换,就这么压了箱底。
我很后悔没有跟师哥说:能不能直接发个红包。
要知道,红包才是真爱啊!
这几年,我妈很热衷给亲戚们送礼,于是每到春节,我都有淘宝的任务:按摩器、保健养生食品、零食、茶叶都在搜索范围内,我妈自己也逛街,鞋子、衣服都买过。有一次她买了一双鞋子做礼物,结果收礼的说码数不对,追着问我妈鞋子在哪里买的,好自己去那里换一双。我妈吞吞吐吐半天,都不敢说是在楼下菜场旁边一家没装修的小店里买的,这糗得大了,后来她再也不敢买衣服鞋子。
我也遇到过这样尴尬的事,有一次给朋友的孩子买了套衣服,结果对方当场翻吊牌要看码数,可是我这不是国际名牌,码数标得很神奇,不是标准的110、120、130,而是传统的S、M、L,朋友当场就愣了问我在哪买的,我当场就囧成了正方形。
从小到大,生日里收过礼物无数,有衣服有化妆品有项链有手镯有蛋糕有鲜花还有雨伞,但真正心水的却没有几样。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个死党过生日,我实在没有零花钱,于是在家里刨地三尺,找了一个没有拆封的电子钟,拿彩纸包了送出去。后来,有人友情提醒我说:过生日送钟(终),这是赤果果的诅咒啊!惊得我马上去跟死党解释,好在死党家里是开礼品店的,不介意多个电子钟。
又有一次我过生日,收到几个要好的同学凑份子买的一把天堂雨伞,雨伞挺漂亮,而且很重,一看就不是便宜货,但是生日送伞(散)也不吉利好吗?我只能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过花型不是我喜欢的,于是我拿着发票跑了一趟商场,自己去换了另一种颜色。
现在,我极不擅长送礼,也很少自作主张的买东西给别人,通常关系特别亲密的,我会侧面打听下对方有时候想要的或缺的,再不然最妥帖的办法就是给个红包,喜欢什么买什么,皆大欢喜。
其实说到底,我不喜欢这种你来我往的锅巴礼性,就像请客吃饭,明明是你家里生了孩子,老人大寿,孩子升学,但是往往打着喜庆的名号,干着收礼金的勾当。一多半的礼金,送出去都没有收回来的机会,所以,收的人沾沾自喜又赚了一些些,送的人心里膈应着又赔了一笔礼性,真正笑得合不拢嘴的其实是那些酒店和餐馆的老板们。没有这些奇葩的请客吃饭的名号,哪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礼尚不往来。
抛开那些不必要的面子,其实送再多的礼金也买不来一个情比金坚的朋友圈,不信,你假装落魄的借一次钱就知道人情的冷暖了。
真正的好,都有温柔相待的本事,而不是粗暴认为我喜欢的就是你想要的,因为我此刻的富裕就要附加给你不必要的恩惠,更不是因为你给了我,我才要还给你。
真正的给予,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连一句谢谢,都嫌多余。
(公号:yueduhui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