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成都已经四天了,今天早上才找到住处。来之前,希望自己找到一个套一的房子。第一天,向几个住房经理了解了套一的价格,房型等,几个小时之后发现,租套一的房子并不是那么容易;接着,租房的标准下降到了主卧独卫,看了一整天,也没有找到价格、装修合适的;第三天终于绷不住了,无奈选择了单间,提前选好房子的图片;第四天(也就是今天)早上看了房、签了合同。
虽然没有如意,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一个暂时容身的地方,不用住在酒店了。
便宜的房间总有缺点的,要么朝向不好,要么过于狭小,要么离卫生间太近……我选择的这个的缺点是离卫生间太近,只要有人洗澡,“哗哗”的上水声特别大,响彻了整个小房间。不过,好在房费相对便宜,这个缺点能忍受。
这几天忙于找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好好看一看这个城市。
在此之前,曾两次在成都有过两次短暂的停留,且都是为了旅游。这次来成都是长居的。我发现,来长居和来旅游的心情截然不同。当来的目的是旅游时,眼睛一直在路旁的景、物、人……看什么都是新奇的,且恨不得把所有的地方都看个遍。是长居时,总觉得路边的景物迟早会有时间看,没有必要这么着急。这样一来,这个地方和自己曾经的待过的地方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眼里只有路、目的地,自己的计划。心理上也就没有了什么变化。
这不,几个小时前刚解决了住宿问题,才有心思在小区的门口转一转——
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温度适宜,不冷不热。小区周围是小街道,街道两旁布满了店,有家居店,杂货店,美食店,最多的是美食店,有面条、肥肠粉、米线、快餐、烧烤、火锅、水果……应有尽有。每家店里都有客人。店里的老板们都认真地在完成顾客的订单。老板不紧,顾客不急,这样的场景给人的感觉,用四川话形容,就是“安逸”。
在说说成都的人吧。这几天接触的人有酒店的老板、租房经理、滴滴司机、小区居民。酒店的老板礼貌接待,换房、续租办理的非常顺利;租房经理热情好客,不厌其烦帮助挑选房间,签完合同后,还主动把自己的伞借给了我;滴滴车司机路上叮嘱一个人住要锁好自己的门,还提供了租房的小技巧;搬行李时,站在单元楼门口的大爷见我一个人搬得吃力,二话不说,主动上前帮忙搬运……这让一个人远在他乡的我心里暖暖的。
我之所以选择成都,是因为这里的气候湿润,冬天也不会冷到哪里去。不像北方,室内干热,室外干冷。待在北方的这几年,我的皮肤变成了敏感肌。除了夏天,其他三个季节早晚不及时涂抹油脂,皮肤就会干痒、泛红。如今,连洗面乳也“戒掉”了。
到目前为止,这座城给我的感觉比北京有人情味、接地气。接下来的愿望就是,希望温暖潮湿的气候能“治好”我的敏感肌,把我变成半个水灵灵的四川姑娘,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