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正面管教》这本书,是2019年五月在“樊登读书”平台上听到的热推书目,当时听了就觉得里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好,还认真的做了两页阅读笔记,好像在家庭教育中运用了一段里边倡导的“家庭会议”,后来不知怎的又搁置脑后了。
这个秋季,在赵校长的推荐下,再次读了这本搁置在书架上的书——《正面管教》。何为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强调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由,孩子在教育中可以进行有限制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班会、鼓励、从错误中学习等多种工具和方法,培养孩子自律、负责、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文中作者用详实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我们阅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我成为更加称职的母亲,还可以教会我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再次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母亲和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我的最大心声。
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已有十多年,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但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仍然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学生在我的课堂唯我是从,不敢举手发言,课堂一潭死水;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感觉到老师好欺负,不听话,课堂常常失控。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很好奇,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常会犯的一大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调皮、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对他们进行语言暴力,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可是恶言厉色、怒目相向,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那些学生或是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繁琐,更加考验你的耐心,挑战你的极限;或是屈服于你的威严安生三分钟故技重演。尤其是今年面对二年级的小孩子,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想让他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坐着听课,该回答了积极举手,该写字了认真安静的书写,简直是做梦。往往你需要在讲课的中间不停的维持纪律,他们最多也就保持十分钟而已。你要想管控、批评惩罚,那这一节课基本完成不了多少教学内容。而其实,当我们一味大声要求学生控制自己的嘴巴不乱说话,手脚不乱动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设计好自己的课,调整自己的说话态度和方式。比如自己正讲课起劲时,看到一个孩子不听讲在摆弄自己的画笔,我们可能会上前夺走他手中的画笔,厉声呵斥“某某学生不要玩弄自己的画笔,坐端听课!”,觉得这样教育很有效,而实际看似孩子坐端了,眼睛看黑板了,却不一定认真听,一检测提问仍然不会。因为他根本不懂得规矩,还没有形成好的习惯,并且老师收了他的东西又严厉批评了他,他心中存着怒气和不解呢,只是屈于畏惧不敢说,怎么会那么快真正认真听讲呢?而你换种方式“某某学生,老师相信你知道上课不能玩画笔,否则会被收走,你应该会认真听讲的吧!”那么效果肯定不一样,多半学生在听到这句话都会自觉收起东西,真正回到课堂认真听讲。其实,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伤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能够在学生犯错之后帮他认识到怎么改正,并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错误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讲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如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积极的暂停和启发式问题引导;如有效运用鼓励帮助孩子发扬优点,将不良行为转化为积极方面;如每天召开班会,帮助孩子们解决当天出现的问题,疏通孩子们情绪,引导孩子们形成好的品格和好的班级氛围等等。细细读来,书中的理念和方法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运用的,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就建立在师生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只是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和耐心,运用教育智慧,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和师者在教育上既尊重孩子,又尊重自己和现实,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和善而坚定地去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我以后还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走得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