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一点#个人能力提升#精读《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请像拍纪录片一样地记录自己的每一天 #
人的记忆不是完全可信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你跟朋友回忆同一件事,结果发现你们对这件事的记忆大相径庭。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人的记忆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感觉记忆属于感知阶段,是知觉(接收)信息的过程。工作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的过程,而长期记忆是对编码后的信息进行置放的过程。感觉记忆会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工作记忆也会受时间影响迅速衰退。而存入长期记忆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当我们提取这些长期记忆内容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补全那些被遗忘的内容。所以会造成这种两个人对同一件事,却有两种不同结果的情况。
复盘的前提是如实记录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要对所做过的事进行复盘反思。但是,上面我们的讲到人的记忆并不完全可信,可能产生记忆的偏差,这将影响我们复盘反思的效果。书中提到了一个“视界”的概念,意思是我们能够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视野界限。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像拍纪录片一样地如实记录。
如实记录的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客观记录。当如实记录的时间够长时,就能够让我们脑中不那么清晰的规律线索逐渐清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变成精彩的案例集。
有价值的如实记录还需要其他内容
让如实记录更有价值,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等。这么做的目的是通过记录形成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合作,通过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从中积累经验,进行反思,直至获得能力的升华。
具体的思考过程记录,一般会记下面几个问题:
①当时思考时,我考虑这件事情的目标了吗?如果考虑了,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②在这个目标下,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看,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
③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可能不一样?
④最后的结果和我的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
希望从今天开始你能跟我一起,每天做如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