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的文字里写道:生活安乐时,创作绝望之诗;生活不如意时,写出生之喜悦。
遇见再大的难,我也要尽量试着,轻一点说出来。
你努力得爱着一个人,希望某一天TA能够接受你,可是那一天就是遥遥无期;
你卯足了劲朝着你的目标奋进,可你的目标似乎长了脚,永远和你保持着一段若即若离的距离;
你规划好了未来的蓝图,每一点都经过深思熟虑,但真相是“现实说翻脸就翻脸”。
…………
如果要你仔细回忆,你一定还能回忆起很多曾经的“坎”,而每一个坎在当时来看,都仿佛是深渊,难以跨越。
如果要你继续深究,当时为何就把自己逼到了那般境地,可能除了说一句“那时候傻呗”,还真的不晓得该怎么总结。
寻找答案,就是“自我合理化”的过程,也可以叫做自洽自安,自我说服。
昔日下决定时,一定是有足够的理由做支撑;而之后的自我否定,无非是因为结果不如人意。但不管结果再怎么痛彻心扉,你都要相信,就那时的心智、能力而言,做出那样的决定是你当时最好的选择。
我当时怎么就选了他做老公?同时追我的人可不止他,我却偏偏选了他。
唯一的解释是:那个时期的你,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因为那个被你选中的男人,具备了你当时最需要的特质,比如“老实”,“会哄人”,“有钱”……
既然已经选了他,后悔自然是没用的。当然,破罐破摔更是不对。
如何从困境里走出来,需要一点智慧和忍耐。而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即使处在低谷也要朝着有光亮的地方仰望,永远不要给自己留在黑暗里的理由。
黄执中在《奇葩说》里说过:人是一个必须心安理得的物种,所以我们非常善于将自己的处境合理化。
一件东西无论你多讨厌,只要你对它无能为力改变,那么久而久之,你为了摆脱心中那种无力感,你为了每天晚上睡觉可以心安理得,你会试着说服自己——这没有那么糟。
他说,这是人生的悲剧。
这个逻辑,还可以从王小波所讲述的那句“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延伸出来。
无论做怎样的选择,必须摆脱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自我谴责,才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
不管遇到再大的难,也要尽量试着轻一些说出来,而不是声嘶力竭。
其实你心里也明白,越是大声的宣誓,越是在虚张声势。真正的决定是悄无声息的,是不需要告诉全世界的,正所谓你真正离开的那次,关门声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