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去深圳学习理财后,最大的感受是你会开始关注到人本身,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和担忧。比如职业,经常被动主动的接受关于职业规划的学习和咨询,快要毕业的学生愁,工作几年的职场老鸟也焦虑。
1.我想找一份从一而终的工作,不可以么?
一份能够从一而终的工作,首先需要确定这个行业不会被完全替代(CD机、mp3、磁带都去哪里了?);其次,这个工作的天花板足够高。
还记得前几年流行的《杜拉拉升职记》,引领了多少人一头杀进HR大军?可是,在看过杜拉拉前,你可能一直以为HR就是招聘,而不知道HR六模块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关系。
一名优秀的HR需要哪些能力呢?
A.各种业务场景下的专业能力(招聘为例)
i.你确定你知道整个招聘流程及相关辅助工具么?
ii.你注意工作中流程化、体系化思维么?
B.底层能力
i.销售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是否有良好的数据归集、整理习惯?关键数据挖掘?);对应聘者真实需求的把握(换工作动机?工作期望?);对自身优势的把握(职位优势?公司平台优势?);
ii.项目管理能力:
首先,充分的梳理和评估HR现状。你可能需要事先列提纲帮助完善对框架的理解,并通过访谈、交流去了解HR和业务的关系,业务对HR需求。
其次,制定计划和优先级,并在过程中与相关支持及业务方建立关系。(比如:推行新考核时,需要对不同对象——老板、VP、员工进行不断重复、多种理念的导入。)
最后,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制定节点,推进工作。(如:创业公司/快速发展公司中,业务更新迭代快,业务与人才选聘周期不匹配。)
iii.商业思维能力:众所周知,老板最重视自然是利润。作为HR建立制度流程就应该本着实用至上,结果导向,要明确成本和收益。
Ⅳ.反馈修正能力:你说好没用,大家说你好才是真的好,业务方对HR的满意度如何?是否建立起好的体系?通过量化标准衡量?
C.其他
在这个鼓吹AI的时代,新闻写作机器人都不稀奇了,尤其是这两天Master/AlphaGo对阵人类60胜0负1平,就这个平局还是掉线所致的消息,总让人们焦虑,人类真的会被机器取代么?
至少善用工具者、有心者总不这么容易被淘汰。作为一名HR你会善用招聘管理系统么?你平时注意信息收集么?你经常与同业、同行交流么?你会打造自己的“人才库/人才中介库”么?
2.行业更迭不止,真正的人才是如何“跨界打劫”的?
说的好听不如真实案例,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她的简历介绍:
GRACE 曹志琴,1995年大学毕业。非名校出生,多年都在带领名校毕业的学生在职场打拼。我热爱工作,广交朋友,行行业业我不拒绝。做公司高管的同时投身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40岁财务自由。
为了提升职场竞争力,非典期间,冒死上了EMBA。
为了丰富人生,我选择了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工作:
·1995---1999 日本三菱集团明和商事株式会社;
·1999---2011 美国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2012---2016 瑞典英孚教育上海公司。
·2016.8---今 澳大利亚Amelie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分别担任过:华东区销售总监;总裁助理;中国区总监;公司CEO等职位 。
A.三菱-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最初进公司,GRACE曹其实一句日语都不会,因为公司业务正好需要英语的合同翻译得以加入。
在某个国定假日,独自一人在公司加班到深夜,刚好有人经过,闲聊了几句,成功转正为日本区职工。(后来得知,此人为日本区HR,在闲聊中已经被考察了,英语、日语、商务等能力;日本区职工相当于铁饭碗,在中国区内自此再也没有名额)
4、5年后,GRACE曹忽然发现自己在这个公司已经到达天花板,这是一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所以,在别人都羡慕她的“铁饭碗”身份时,她却选择了“逃离”。
B.摩托罗拉-BB机开始流行,这个行业应该会很有前途
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接触到一位在摩托罗拉工作的朋友,虽然只是个普通小员工,却给GRACE曹带来一个没有发布的职位消息。去应聘时,参加面试的时候被HR阻拦,应聘部门负责人给了她一个机会。虽然被安排在最后一个面试,之前应聘的也都是该公司的工程师,却还是最终成功拿到看似与自己之前工作完全不相关的职位。GRACE曹说:面试时,我很诚实说不知道摩托罗拉做什么的,以为就是卖BB机的。虽然自己之前不是这个行业的,但是认真研究过这个职位的要求,着重的并非是技术能力,而是商务能力,该职位与自己很契合。(公司前景等资料收集很重要,还要仔细研究应聘要求;注意公司行业产品线多长,不同线能力、文化也不同,学习东西更多,天花板更高。)
C.英孚-因为女儿,转身教育行业
高龄产女后,家庭与工作节奏冲突,GRACE曹也想回归家庭,于是想要找一份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并把需求告诉给猎头。
没多久,GRACE曹豪不犹豫加入某民营教育行业公司,快一年的磨合,却发现自己500强的经历与民营企业文化冲突,后来通过猎头牵线加入英孚。
(对于转行,创业公司是个好跳板,关键是你有没有开发、学习的心态,你敢拥抱变化么?)
3.总结——让我们看看市面上各种关于职业规划的理念
对外:如何选行业和公司一般会从成长性、发展性角度分析这些要素,
行业前景
老板格局(福利:家属关怀、旅行、培训;工资待遇是否为行业薪酬评价中上?人才结构;自身能力和兴趣提升空间)
我们从事一份工作,就是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报酬(工资),所以你的工资由公司效益决定,公司效益由行业决定(明白为什么“男怕入错行”了吧?)。由此可见,来点商业思维能更直观的量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
评估行业:则应注重行业的年收入以及持续3年增长率等要素。
评估一家上市公司应该从:增长率、净利润、人均产能等要素评估。(注意啦:大公司一定好么?其实公司规模跟你没太大关系)
对内:看看各种职业建议无非围绕2个问题:
wo are you? (这是你的简历:不仅包括学历、工作经历、作品、还有你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能力、底层能力、人脉资源)
wo do you want to be?(这其实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分阶段走比较现实,具体可以 从:找找有没有你所羡慕大牛、长辈,拆解下他们的特质,能力、背景,你想从事的行业的前辈的生活、工作状态等等)
然后,就像读书时学的集合法,把以上因素做组合交集,基本你就能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需要提升自己那些能力。当然,在梳理的过程中,如果能有行业专业人士提点或者帮助,则能更好的帮助你决断。
总之,纵观各色成功人士,都是心态开放且重视个人的能力培养和持续学习的人。在同一行业做到顶层的,一般需要从技术能力(专业)跨越到全局战略能力(管理)上;跨行是为了让你之前行业经历成为加分项,有通识能力打底,专业能力也不是那么难(罗永浩-锤子手机,你还说他是个外行么?)
有水到渠成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上爬,或者做着做着就做到另一行业去),也有以终为始(目标明确,反推到现在需要做什么事情);有好好锻炼自己的能力,打造个人IP,时刻准备着,等待时机顺势而为的成功人士,也有赶鸭子上架、临危受命在过程中自我成长的。
也许看到最后,你会说,正方反方你都当了,不是等于没说么,但真实情况是,各种理念的成功者都有,以终为始也对,水到渠成也有。Anyway,总有一款适合你。
以上内容部分基于以下分享会整理:
《职场套路大改造,你知道几个》Grace 曹志琴-leanin HangZhou &Lady First-2016年12月17日
《创业公司的HR如何创造价值》 周晓明 某互联网公司CHO
《聊聊招聘管理系统 》 吴建华 人力资源第三方独立观察师
《像销售一样做招聘 》张俊杰 Moka首席布道师-MOKA《HR大欢喜》-2016年11月24日
《发现个人特质,让职业与时代同行,寻找你的新未来》吴赛美-2016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