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语言暴力,还我们的心灵一个和平的世界吧

语言暴力无处不在,虽然我们可能没有想过会和“暴力”扯上关系,但是,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人们为什么会使用语言暴力?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但这样的方式,非但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的代表作,是一本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与人沟通的书。帮助我们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化解我们的负面情绪。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与一个乱扔东西的小孩沟通,如果总是用批评的、情绪化的语言来沟通,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对抗,疏远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上图中的四句话加在一起,就包含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也就是说,要想更好地进行沟通,我们首先要观察,留意发生了什么事。接着就是体会一下我们这时候的感受,我们观察到的东西让我们感到害怕、难过还是生气。然后再告诉对方我们这样的感受是因为需要什么,被尊重?被理解?还是被信任等等。最后,请求那个人,告诉他我们想让他具体做什么来让我们双方更满意,问他愿不愿意这样做。这么一来,我们既清楚地表达了自己,也没有攻击对方,没有采用任何暴力。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观察”和“感受”都应该不包含攻击,而“评论”和“想法”则不一定。比如“你从来就没有关心过我”、“我觉得你太自私了”、“你总这么说”、都有评论对方、攻击对方的意味,容易导致对方的反驳。

 人们在平时的沟通中往往难以摒弃评论的语句,比如你的朋友迟到了,你可能会说“你总是迟到!”,这就是评论的结果。如果用观察的语句,可以是这样的:你这个月已经迟到3次了。这样的表达可以避免我们很多言过其实的评论,别人就不太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能正视自己的原因,给于友善的回应。


而对于自己,我们激励自己的方式往往都带有对自己“暴力”倾向,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用太多的“应该”来捆绑自己,不停地指责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最终导致自己的内在的分裂与痛苦。《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总是用外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繁花落尽,我听到风声,华灯初上,我闻得夜色,可在落红满径的月下,我最想得知的是你的音讯。 时间总是在匆忙的脚步中不...
    白衣非白阅读 10,288评论 103 196
  • 我其实不太处理得来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把握感情的分寸就跟剥没煮熟的白水蛋一样,力道轻了没有效果,反而面临着掉落的...
    无理七阅读 2,707评论 0 1
  • 别在怀念过去或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很累的时候,就听几首歌放空;很烦的时候,就去楼下跑步;很焦虑的时候...
    东阁堂主阅读 3,138评论 0 1